听了文宝的话,忽然有种感觉,武王真的打算带着弟弟逃婚,武王,没有想到,一个满朝大臣嘴里的暴虐王爷,竟然选择逃婚?
薛美玉若是得知武王临阵逃婚,不知道会不会激动的跟着去凑热闹?
至于自己要面对的所谓难堪,谢文婧真的不在意,只要自家人平平安安,只要自己能远远的看着徐大哥,再多的难堪,也不算难堪。
既然自己的命已经不由自己,自己能做的就是全力维护家人,看着一家人平平安安,看着徐大哥好好的,受多少难堪,都值。
对于谢文婧跟武王的婚事,满朝大臣,虽然心里不乐见,但是在皇上的旨意下,不得不准备全体观礼,还得带上礼物。
一个暴虐武王,居然娶江南第一孝女?白白糟蹋一个好女子,这是耿直中立派大臣的想法。
武王娶了谢文婧,真是走了狗屎运,只能说武王还能蹦跶一阵子,这是朝中太子党的想法。
谢文婧,竟然两次都没有杀了你,难道真的是你的运道很旺?为了杀你,本宫折损了几十个轩辕暗卫,武王,别太得意,父皇偏心与你,可大周的百姓,大周的朝臣,眼睛雪亮着呢!你以为娶一个名声响亮的女人就能救了你的暴虐之名?做梦去吧!
谢文婧,既然杀不了你,就毁了你的名声,让你跟武王一起臭名昭著去,这是你的命,谁叫你嫁给武王?活该被千夫所指。
这件事都不需要自己出手的,就让谢文婧的好二叔亲自对付他,那个人还真是没得说,竟然在扬州混出孝子的好名声来。
太子阴测测的笑笑,这谢家人真会挣名声,谢文婧靠着孝名,混成武王妃。谢承举学了谢文婧,也在扬州混出一个孝子之名。
自己就提拔了他到燕京来做御史,就是要他成为自己的一杆好枪。
大周御史,官职不高,仅仅七品,但却可以直接弹劾一品首辅大人,御史有权闻风而奏,连证据都不要的。但一条,御史自己必须名声极好,不然也没脸弹劾朝臣。
太子见谢承举做事狠厉,并且稳妥,善于应变,够无耻,关键是他跟谢文婧极度敌对,用他来对付谢文婧,自己却是丝毫不用沾腥。
谢承举抹臭了谢文婧,父皇纵然发怒,也是谢承举的事,若是谢承举没成事,跟自己也没有一点点关系,连提拔谢承举的都不是自己人,自己人不过是适时的让出一个御史位置,就有人举荐了他。
谢承举接到任命的时候,激动异常,终于可以踏足燕京,做京官了,这一次不是靠的太子,而是靠的自己本人的孝子之名。
没有想一个孝子之名,能给自己带来如此显著好处,看来自己爹还真不能随便死了,得让他好好活着,看着自己飞黄腾达,爹从来不就是这么期盼的么?
至于自己的侄女,因故不得不取代女儿嫁给通判嫡次子的事,现在也摆平了,之前自己还是都察院的干事,比通判矮了一大截,可现在自己虽然品阶比通判低一级,但自己行使的权利,还有自己是京官的身份,自然不必太在意这件事,想必通判也不敢多说,谁叫他儿子胡乱闯入叶珠的闺房?
这样也好,嫡女到了燕京,还可以另外再找一个官家,可以给自己助力。
谢承举想的很美,但却没有料到,嫡女居然被人那个赵秋声畜生给染指了,还有那么多人见到女儿昏倒在赵秋声坏了,更是见证了赵秋声抱着自己女儿跑了半个扬州城,给女儿找大夫,气死自己了。
后来想到赵秋声好歹也是举人功名,说不定这一次会试考中进士,这么一想,也就认了。
就这么着,裴叶珠现在许给了扬州通判嫡次子,谢文婉许给了赵秋声。
裴叶珠得知赵秋声抱着谢文婉跑了半个扬州城的时候,心里唾弃,没有想到他为了高攀二舅舅,连这样的事也敢干?
其实这就是也是赵秋声临时起意,半推半就造就的,扬州人现在都羡慕谢家,想方设法的要勾搭成亲家什么的。
赵秋声也曾经幻想了一阵,后来还是现实的读书,想着考出进士功名,有的是机会飞黄腾达。
可没有想到的是,一次扬州学子游园机会,谢文婉忽然月事来临,剧痛之下,晕倒在地,陪着谢文婉的贴身丫鬟,吓的要死,还以为小姐要死了呢!
一直关注着谢文婉的赵秋声,一副风度翩翩的过来问候,结果却看到了谢文婉襦裙上的血迹,顿时明白过来。
随即赵秋声临时起意,抱起谢文婉,带着谢文婉的两个丫鬟,焦急万分的找大夫,这一着急,就多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