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能找着他们的酒,酿制出来了,到时候,别说一百两银子一坛,就是十两银子一坛昌平也别想卖出去,等我们模仿酿制出来,尽量压低价格,挤垮昌平果子酒指日可待!”
跟随太子的幕僚一脸阴狠的对着下面的人,最近主子心情很不好,希望这件事能让主子高兴点。
不仅仅是太子的人,就是其他大族的人,都有这样的心思,模仿昌平果子酒,谢文婧到不惧他们模仿,谢文婧要的就是先机,等先机过后,第一笔暴利的钱,已经到手,后面稳稳的卖着昌平品牌,再寻别的奢侈产品挣钱就是。
皇后却是在等待机会,等待谢文婧拿着她的果子酒,恬不知耻的巴结皇上,巴结自己,用于朝贺,到时候,再安排人给她果子酒里面加料,让皇上在朝贺的时候,丢尽龙颜,百官必定群起而攻之,谢文婧,本宫拼着扔两个宫人,也得拉下你这个贱人!
谁让你爹跟你三叔对上全大周的士绅,谁让你们践踏百官的脸面,这一次给了百官一个正当理由,不必本宫出面,百官必定死死咬死你这个贱人,那些百官可都是口诛笔伐的好手,他们却借口,本宫给他们找来借口,这次,看你还能不死?
朝贺前两天,皇上不得不过问内务府,这次朝贺招待属国,封疆大吏,及百官的果子酒出处,连皇上都听到了百姓传说的宴请女眷,没有昌平果子酒,就没有脸面的说法,可恨文婧都不知道变通的给自己送些来。
“回皇上,内务府派人去昌平买酒,可惜昌平规矩大,限定一人只能购买一坛,微臣也没有办法,总不能强买?”
掌管内务府的是皇上同父异母的兄弟,恭王,为人呆板,苛刻,一样是被太后抚养长大的,对太后儒慕,对皇上这个一起长大的兄长,也很敬重,内务府被他掌管,倒也不担心铺张浪费。
内务府掌管大周皇宫的一切用度,用的是皇族王爷,带上一干宫人,打理皇上一切用度。
恭王爷其实真不想花那个冤枉钱买一百两一坛的昌平果子酒,什么酒卖这么贵?朝贺期间好几天,要喝多少酒?若是买这么贵的果子酒,还不如用燕京一般的果子酒替代,还能节省不少银子买别的。
再说了,还有不少贾商为了能在朝贺期间露脸,半卖半送给内务府的,大有人在,干嘛不用他们的?
皇上看着恭王一脸肉疼的样子,心里如何还不明白,这是嫌谢文婧果子酒卖的太贵,舍不得掏钱买呢!
得,看样子,自己还得见见谢文婧,点拨点拨她,挣钱也得顾及朕的脸面,好歹也给朕送些来。
谢文婧也想着果子酒,是不是会用于朝贺,但内务府却无人洽谈,若是自己巴结送去,万一被人下毒后用于朝贺,事情反而大了。
昌平的果子酒,名气现在足够了,也不缺进朝贺露脸,皇上的内务府,爱买不买,自己又不愁销路?干嘛担那个风险?
下午的时候,徐寅正在世子院子的凉亭里教导世子,世子在认真写字,文婧则是站在一旁,静静看着。
谢文婧的心里盘算着,明年世子启蒙的事,徐大哥的背景跟资历都不够,皇上不会选徐大哥给世子启蒙。
世子的启蒙先生跟世子将来必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说白了也是互相能产生巨大利益的关系,才能被皇上看重。
当前大周最公认的启蒙先生,自然是颜家人,而颜家现如今的几个大儒,更是大名鼎鼎,炙手可热,颜嗣桐优胜一筹。
不仅仅是因为颜家是千年教育世家,更是因为颜家的桃李遍及天下,获得颜家认同,相当于获得了颜家天下桃李的认同,那一声师兄或是师弟,可是实打实的人力资源。
颜家立足千年的根本,从来不是从政,或是从商,而是立足教育,才能在朝代更迭中屹立不倒。
颜家人生活,一向简朴,雅致,从无奢侈之风,更纨绔子弟,颜家族人中,千年来,举人进士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颜家教育的名声之响,大周无人能及!甚至传说颜家教导出来的弟子,只要下场考试,举人功名不在话下。
特别是颜嗣桐,年近花甲,从事启蒙事业以来,仅仅教导过三名学生,这三名学生,分别考中过状元,榜眼,探花。如今各自出任一地知府,在当地颇受百姓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