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四起,天下大乱。其音如婴儿,极为贪食,而且最喜食人。昨日,长大夫子献为公子伯益讲书,说的便是这残暴贪吃的饕餮。
伯益看着龟甲上的文字发呆,脑海中浮现出昨夜的噩梦。那情形至今历历在目,很难让人相信是虚幻的梦境。
突然,只听“啪”的一声,伯益只觉左手一麻,刚才还紧握着的龟甲居然不翼而飞。他吃了一惊,抬头望去,只见女娇正站在门前,满脸得意地看着他笑,那片龟甲正在她手上。伯益知道,女娇曾受异人指点,学了一些奇诡之术,隔空取物他已见识多次了,因此也并不以为意。
“伯益,你刻的什么呀,如鬼符一般。”女娇公主看了一眼龟甲上的字,并不认识,又丢还给了伯益。伯益一时没有接住,龟甲掉在了地上。
“是兄长,伯益兄长!”伯益一边捡起龟甲,收入匣中,一边纠正这位小自己两岁的妹妹。这种纠正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但女娇公主却从来都是直呼其名,一次也没有称过兄长。虽然她与伯益都是姑莱王后所生,但在她眼里,可能只有公子费才称得上是兄长。
果然,女娇公主并没有理会伯益的纠正,继续说道:“伯益,我听说昨夜金甲武士提了一名犬戎奸细,父王正要审问,我们一起去理苑看看如何?”
“你自己去吧,我没有时间。”虽然伯益对女娇的提议很有些心动,但还是拒绝了他,因为他昨天便和吉光约好,要一起去校场上练箭。
作为一名涂山人,骑射之术不精简直就是一种耻辱,而伯益并不想以体弱为借口。在这个力量统治世界的洪荒时代,只有强者才能被当做猎人,弱者只能被当做猎物。
公主正要劝说伯益,吉光急匆匆地走进纤羽轩,他带来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消息:“伯益,大王叫你去理菀。”
“好极了。”女娇公主笑道:“一定是审讯犬戎奸细,我也要去!”
理菀是东夷治狱之所。执掌理菀的官员称为大理,主管国内司法审讯。如今的大理,正是大夫子献,公子伯益的授业之师。
理苑在宫城的东南角,三人离开纤羽轩,绕过瀛台,顺着朱雀大道一路向南,快到城门时折而向东,就会看到一个由盘龙巨柱撑起来的圆形大棚。这便是理菀。
这时,理苑门前除了金甲武士,还有四位朝中大臣,他们分别是太祝奚仲、太宰季狸、太尉伏豹和大理子献。太祝奚仲和大理子献见到伯益兄妹,急忙施礼,其他两人则只是颔首示意。
依照东夷法度,万民只拜大王和王后,官员只拜自己的长官,伯益和女娇虽贵为王子与公主,但因为身无官职,所以大臣无须参拜。
伯益扫视众人,太祝掌祭祀、太宰掌政务、太尉掌军事、大理掌刑狱,这些朝中重臣悉数到场,看来那个奸细非同小可。然而,为何父王让自己参与此事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过了大约一炷香的工夫,头戴金冠、身披紫袍的皋陶王率金甲侍卫来到理苑。伯益已经半月未见过父王了,今日一见,发现他虽然身躯依旧伟岸,但眉宇间却显得有些憔悴。
众人跪拜礼毕,皋陶王正要进理苑,却突然看到了女娇公主,正色道:“娇儿,你为何在这里?”
“父王,我也要去审犬戎奸细。”公主自幼便天不怕地不怕,此时自然也毫无惧意,仰头说道。
“胡闹!金甲武士,将公主带回凌霜阁,禁足三日!”大王一声令下,立即有两名武士将公主带走了。伯益看在眼里,虽为女娇着急,却也无可奈何,只能低头随父王走入理苑。
整座宫城中只有两个圆形建筑,一个是位于正中央的瀛台,它既是大王起居之所,又是朝中议政之处,另一个便是眼前这个理苑。
理苑虽在宫城内,伯益以前却从没有进来过,只是听过许多关于它的传说。有人说,由于这里杀戮太盛,因此阴魂奇多,盘龙柱便是用来镇压阴魂的;又有人说,苑中养了食尸兽,因犯被处死后便拿去喂它;还有人说,理苑下面有一座白骨山,凡是被冤死的人就会化作白骨民,白骨民不吃不喝也不能动,却可以转眼睛。这些传说,伯益并不相信,但此时走进理苑,心中却不免有些忐忑。
理苑的外墙由东海寒石砌成,通体黝黑,冰凉彻骨,高丈余。进入苑门后,再向里走三十余步,才是由盘龙巨柱支撑的理苑大堂。伯益走进大堂,立即便闻到隐隐的血腥味,同时身体被一股阴冷之气裹挟住,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走在后面的长大夫轻轻推了伯益一下,他这才猛然回过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