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查到他们贪墨之事啊。”
“啊?”胡烈有些惊讶地张大了嘴,半晌才合上。然后道:“大人那时的判断也对,我一直以来虽然看不惯这些人的作为,却因为不想失去捕头这位置只能与他们同流合污了。而且每次他们分钱之时也有我一份,每次拿着这些银钱,我就很是难过。若不是家中老父要我赡养,我早就辞去这个职位了。但是这些年来那些不法的收入我是一文都没有花,全部留了下来。”说着胡烈将带来的箱子推到了唐枫面前:“今日除了赔礼之外,属下就是来将这些银两上交给大人的。这里共有三百多两纹银,是我这几年来不法所得。”
唐枫看着面前的箱子,看着眼前这个汉子,心中一阵激动,谁说近墨者黑,眼前的这个人就没有因为身在一群贪污犯之中而丧失了天良!他微一思索后道:“胡捕头你能如此做实在是让本官佩服,但是着些银两本官却不能收。因为本官在适才就说了之前的事情都一笔勾销了,我是不会让他们再把贪墨的银两拿出来的,所以你也不必将银两交还官府。而且本官也知道你们的俸银也不高,你又要照顾老父,这些银钱正是你用得上的。”
“但是大人,这些可都是赃银啊,我实在是……”
唐枫看得出这个胡烈是个正直的人,知道自己让他完全接受这些银两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然这三百多两的银子他也不会放到现在了。所以在略一思索后道:“现在这些银两无法上交,你给了我也是叫本官贪污啊。这样吧,这些银两还是放在你那,等到衙门需要什么开支的时候再问你拿,你以为如何?”胡烈只能点头,心中对唐枫更是敬佩。
此时仆从们已经将饭食都准备妥当了,唐枫便叫了胡烈一同吃饭,胡烈推辞不得,便只得应了。
第11章 初往汪家
唐枫与胡烈一边吃饭,一边随便聊些县里的事情,唐枫不自觉地就提到了当日自己在茶馆中听到的事情,随口问道:“我听那小二说衙门曾发下过明文,让百姓们不得生事,可有此事?”
胡烈一笑道:“大人说的不错,这也是我们县中的规矩。为了让新上任的县尊对衙门里的人等有个好印象,他们一早就会对县里的一些破落户打上招呼,此外象酒肆、茶馆等处也是要说好的,倒不是专门为了应付大人。”
唐枫皱了下眉头,对这种行为大不以为然,却也不好说什么。突然他又记起一事,道:“那这汪家怎么也插手到了此事上来了?他们可不是衙门里的人啊,听那小二所言,这汪家的话比县衙还要管用啊。”
“大人在我歙县呆的时日尚短,当然不知这汪家的势力,所以才有此问。其实这汪家不但在我歙县占着近半的田地,许多的百姓都要看他们的眼色行事,就连徽州府都有与他们交好的人,听说在朝廷中也有他们汪家的人,所以无人敢惹啊。而县衙一旦有什么政令要颁布,多也是与他们打了招呼的,想来这次便是因此他们才也同时发下的话。”胡烈说道。
他说的是轻描淡写,唐枫却听得心中一紧,从这话中他可以听出汪家的势力已经盖过了县衙,以一个普通的地主或是商人能够有这么大的能量,这不得不让唐枫对这汪家重新审视了。他看过或是听说过不少当地的官府和豪强联合在一起的事情,这样一来苦的只能是百姓,所以唐枫心中立刻将自己的目标从县衙里的滑吏换成了这个汪家。但是唐枫也知道这个汪家很不简单,不是自己随便就能对付得了的,所以他试探着问道:“这汪家在我歙县一向以来的口碑如何?可有为富不仁之举吗?”
“这倒不是没有。”胡烈说道,“但是因为他们现在主要的心思是放在府里的,所以对我们县里的百姓倒还算不错。另外虽然他们不将我们小小的县衙放在眼里,却也知道这里是他们的根,倒也不敢太过放肆,县衙有什么需要他们还能帮上一把的。”
唐枫点了点头,知道这汪家至少在这里还算安分,那自己也没有必要真的与这个实力强大的家族作对,只要他们不为难自己便可。想到汪家,唐枫就突然记起了当日接风宴上最后的事情,问道:“你可知道当日那汪家的三子后来如何了?”
“怎么大人不知道?”胡烈有些奇怪地看着唐枫问道,意思似乎是他应该知道这事。唐枫却是摇了摇头:“本官自那日之后一直忙着熟悉县衙中的事情,又忙着看一些文书和宗卷,还没有出过县衙。而那些下人们也没有在本官的面前提起这事,所以直到今日我还是对此事知之不详。”
胡烈叹了口气道:“那汪家的三少爷汪德道原来是县里有名的玉面公子,许多大户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