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从的关系,自己的功劳是大不过袁崇焕的,但是怎么也该得到仅次于他的封赏。
可结果却大出了赵率教的预料,除了一些金银之外,他就只是升了一级,圣旨里更是连他的名字都没有提到。这是赵率教怎么都无法接受的,要知道原来他的地位是要远高于袁崇焕的,后来却被这个书生慢慢地赶上已经让他不满了,现在更是直接跳到了自己的前头,成了辽东三军的主帅,这让他怎么信服?
“之前他袁崇焕因为有唐枫相帮守住了宁远而为朝廷和孙大帅看重也就罢了,那是他运气好。可这一次,他不过是带了人马趁金国内部空虚打了几仗就要将大功完全揽入自己的怀里,却是岂有此理!我立下的功劳难道不够大吗?辽东北边数城若不是我带将士们连场血战,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夺回来?朝廷不可能看不到这些功劳的,可他们为什么对此只字不提?”在越想越气之下,赵率教就开始产生了疑心:“对,这一切一定是袁崇焕这厮在背后做了手脚。那向朝廷报捷的奏章是出自他的手,他一定是将这一功劳也都写到了自己的身上,而我却被他略到了一边。朝廷和皇上全不知情,自然被他蒙骗过去了!袁崇焕这个小人,真是阴险啊!”最后结合他所知道的一些故事,赵率教得出了一个他认定了他“事实”,一切都是袁崇焕为了揽功而做下的事情,这让他的心里第一次对袁崇焕这个上司生出了敌意。
其实这倒是赵率教冤枉了袁崇焕,虽然他有着许多的缺点,但是这种小人行径却不是袁崇焕能做得出来的。而这都是因为朝中官员们的一点私心。在他们看来,将领都是粗人,自然不想给他们太好的待遇,而袁崇焕毕竟是文臣出身,所以他们对他就稍微近了一些。在这些精通修饰的文官笔下,什么事情都只是挥笔间的事情,最终就产生了这样的结果。
这些文臣们一点可笑的私心,就此埋下了辽东守军将帅难和的局面,当然现在这个时候,一切还没有显现出来,大明上下看来内外都是一派升平,除了东南有些许跳梁小丑,不过他们很快就要覆灭了……
第485章 各逞本事
唐枫如今在锦衣卫中可是一传奇,以他及身边少许亲信的力量,将一直压制在锦衣卫头上的东厂打得不能还手,最后更是将东厂和魏忠贤一齐除去,使得原来已经势弱的锦衣卫再次出头,这已经是锦衣卫上下人人都津津乐道的事情了,而他也成了大家的偶像。
如今,唐枫来到江南,受到白莲教逆贼的威胁,并亲自下令让浙江的锦衣密探搜寻这些人的踪迹,这些人自然没有一个敢怠慢的。署理着浙江一地所有锦衣卫内外事务的千户谭叔节更是亲自带人赶去了绍兴府,对那边的情况进行详查。
奈何数日下来,却没有半点他们想找的敌人的踪迹,倒是苏州那边传来了消息,说是唐大人已经离开了苏州城往绍兴而来了。这下谭叔节可就有些急了,连忙将手下的一众得力人手都叫了过来,神色凝重地道:“唐大人身系我锦衣卫上下的荣辱,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有失。现在既然有逆贼想对他不利,我们作为锦衣卫的一员自当全力以赴,可你们手下的人却都在做什么?怎么这么久了却连一个白莲教的人都查不到?”
“千户大人息怒,兄弟们不是不尽力,只是事出突然,我们实在是有心无力啊。这绍兴府虽然地方不大,但是人口却多,兄弟们已经查了不少自以为有嫌疑的人,可是几番下来却依旧一无所获。看来这些白莲教的人或许因为歙县事败而知事不可为离开了吧?”一名百户大着胆子辩解道。
“不可能,”谭叔节摇头道,“歙县那些白莲教逆贼被抓的事情只有我们内部的人知道,谅那些身在浙江的逆贼也无从得知,他们怎么可能放弃这次机会呢?”
“千户大人,我有一个看法,却不知大人们能不能信。”一个总旗小心地说道。
“说!”谭叔节看了这个年轻的下属一眼之后,便吐出了这么一个字。
“是这样的,在我看来我们或许是找错地方了。”在嗫嚅了一下之后,他又继续道:“我们知道唐大人将来绍兴的山阴,所以便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这里,但其实白莲教的人可未必会这样做。他们在绍兴一定有着自己的眼线,却不是我们所想的那些突然到来的人,而是早就在此住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寻常百姓,这样一来我们自然查不出他们的破绽。而当唐大人来到这里之后,他们才会通知自己上面的人,到那时候那些欲对大人不利的逆贼才会闻讯赶来……”
“唔,你的猜想倒也有一些道理。”谭叔节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来回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