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他们回去,几个部落间相互的指责就会出现,到时候草原上各部落就会产生矛盾。而留着这些人马,就会使得各部落之间无法和平共处,这对已经受了重创的金国来说的确是一件好事。
当然,除了这一点外,还有一点是多尔衮为自己考虑的,只有外敌未靖的情况下,自己手里的兵权才能一直保存着。只有手里有兵,他才能慢慢地将势力坐大,最后达成所愿。当然,这一点现在却还看不到希望,但他相信总有一日,自己的想法能够实现,自己还很年轻,有的是时间来等着这一天的到来。
蒙古人被杀退离开了金国,这次带兵取得重大成功的多尔衮兄弟成了金人心目中的英雄。联系前年抵挡明军的入侵,上次又断后成功的两次表现,金国的军中已经将多尔衮视为了战神,认为只要有他在,大金必然能有再次崛起的一天。
而这一切的言论都被一直在宫里养病的皇太极所关注着,他听着内侍向自己禀报着各处衙门的官员和普通百姓对多尔衮的赞誉之辞,嘴边露出了一丝冷笑:“看来我的确是有些小瞧了这个弟弟了。在不过两年的时间里,他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成长为了一个我大金的英雄,他的确有着过人的本事。可是他的目的只是如此吗?听说这一次为了对付蒙古人,他将一些堡城的百姓作为了诱饵,而在眼看着能取得全歼敌人机会的时候,他又选择了放敌离开,这一切都说明他有一些事情是在隐瞒着我的。多尔衮啊多尔衮,看来我得对你多加小心了,别到时候被你在背后插了一刀!”
虽然心里已经起了提防,但是现在的多尔衮却不是皇太极轻易能对付的了,不但不能对他有什么动作,就是他那正白旗的军权也拿不回来了,因为那支军队已经唯多尔衮的命是从,若是强自收权的话,金国必将再起一阵波澜,这是皇太极不想看到的。
多尔衮的羽翼渐渐丰满,他在金国内部也开始崭露头角……
第566章 宰桑的对策
蒙古草原,科尔沁部,在最大的那座牛皮帐篷之中,宰桑.布和与一众族中的长老面色凝重地相对而坐着,他们的心情与外面那恶劣的天气一般,感到了彻骨的寒冷,虽然在这帐中点着许多的火盆,其热度更胜春天。
就在一日之前,他们知道了征讨金国的大军被人打得丢盔卸甲,狼狈不堪的噩耗。现在这些人可就开始有了深深的恐惧和担忧了,深怕金军会趁着这个时候再次出兵攻击他们,而自己这边又刚刚和明廷有了矛盾,只怕他们不会再出兵相助了。
明明是刚在明国吃了大败仗的,宰桑怎么也想不通他们怎么就能在士气低落,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将草原的数万勇士给打败呢?虽然这个时候的蒙古骑兵已经无法与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汗时的横扫大地的骑兵相比了,但他们却也坚信这五万大军的战力不在金军之下,可现在却……一想到即将面临的困局,宰桑的后背再一次感到了寒意。
“族长,金人原就与我们为敌,这次他们还不找到了借口吗?听说现在一些部落已经暗中和金人勾结了,为的就是保住自己的族群和地盘,甚至想将一切的罪责都推到了我们科尔沁部的头上。我们不能再这么等下去了,必须想出一个应对之法啊。”族中长老卓可布道。
宰桑还没说话,另一名掌着一些大权的长老博突术也附和地道:“这一次出征金国,我科尔沁动用的兵力是最多的,自然我们的损失也是最大的,要是这个时候一些其他部落的人为了讨好金人而对我们出兵的话,只怕我们真的是难以抵挡了。族长,我们现在唯一的办法只有向外求援了。我以为,当向明国求救了。”
“向明国求救?你说得轻巧!也不知道前几日里是什么人叫嚣着要与明国划清界限的?说什么我们是成吉思汗的子孙,不能被那些把我们从中原赶出来的汉人当成上官。现在却突然又想到向他们求救了!”宰桑在心里暗自冷笑道,面上却依然是一片沉重:“此番只怕是很难去和明人说这话了。他们前段日子送来了责问的书信,言我们蒙古诸部不守承诺,放任金人入侵中原,他们的皇帝和大臣都对我们的不作为很是不满。可是我们过了这么多天都没有一点表示,你以为明国的人会看不穿我们的心思吗?”
“这个……”博突术面上闪过了一丝尴尬,当初在接到明廷的书信时,他的反应是最激烈的。其实何止是他,就连其他在科尔沁部有着地位的人也对这次明廷的斥责不以为然。因为他们相信这一次是蒙古各族再次得到崛起的最好机会,只要将金国彻底压了下去,蒙古草原上的他们就能有足够的资源和空间,到那时自然不用再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