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过他呢?之所以唐枫一直隐忍不发,除了不想让朝中言官弹劾自己之外,还有等待时机的意思,现在时机就快来了。
“吕岸,骆养性,这两人都有着自己的私心。其实私心并不算什么,人皆有私心,为了功名利禄做一些不正之事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骆养性却做得太过了。他一心想着巩固自己的地位,却将大明的稳固抛到了一边,这样的人一旦掌握更大的权力,损害的只会是朝廷的利益,所以这样的人必须除去!至于吕岸,现在看来他的危害还不显,希望在这次除了骆养性后能给他一点警告吧。”唐枫在闭目思索了一阵后,已经做下了对两人区别对待的想法,但是这一切却还得等着皇帝的意思。
今天崇祯突然来到自己的府上其实还是在唐枫的预料之中的,只是没想到他来得这么快而已。当今朝堂上虽然有着许多的干臣,但却人人都有私心,人人都有争斗,皇帝虽然在用他们,却也在防着他们。崇祯可不想第二个魏忠贤或是阉党再出现。而自己就是皇帝最能信任的人了,除了多年的关系之外,更要紧的是自己有着侯爵的身份,完全不会真个立足朝堂之上,这样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党派。
再加上以前自己在山东,在浙江的一系列的举动,已经展示出自己处理一些紧急之事上的能力了。在可靠和能力两方面都能被皇帝接受之后,崇祯当然会想到再次起用自己来解眼下的危难了。所以今天他才会突然来见自己,就是想看看自己对事情了解的程度,以及对当下局面的看法。
而唐枫提出的这两点正是基于眼前的难题而发,更要紧的则是这两个主意都不顾自身的毁誉,让皇帝知道自己是真的一心为国的。这样崇祯在回宫细想之下,一定会重新审视自己,在发现事情已经不能善了的时候,让自己重新出手。
这就是唐枫一直在等的一个机会了,除了锦衣卫,他要改变的还有许多,无论是海禁还是宗室,在这一次即将愈演愈烈的造反狂潮中,他将要把大明前行的方向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从而真正的使大明改变既定的轨道。
只有在乱世之中,一些旧有的制度才能被迅速地打破,而阻力也会变得很小……
第574章 李自成
诚如唐枫所料想的那样,此遭崇祯来见他除了想看看他有什么能解当下之危的计策之外,更要紧的就是想看看唐枫对大明的忠诚是否一如既往。这一次大明四处遭灾,又突然出现了民变,这着实让崇祯很是急切,只想着能有人能替自己分担。唐枫是很好的人选,但是在此之前,一向多疑的崇祯却是要试上一试他的忠心,现在看来,似乎是满意的。
不过唐枫所提到的两个办法,崇祯却不敢轻易动用,这宗室乃是大明立国之本,而海禁更是传承百年而不敢擅动的定规,只怕自己这里一有宣布,朝臣就会联名反对了,到时候外患未已,朝堂内部又会多出了许多事情了。在思索了一夜之后,崇祯还是做出了一个决定,对陕西的乱民先以安抚为主,当务之急还是先把那里的灾情控制到最小。
所以在次日的朝会之上,崇祯当即就下了旨意,同意那刘懋所提出的裁撤驿卒的方案,并且立刻实施。同时增加江南数地的税赋,以之解陕西的灾情。百官对此倒是全无反对,他们并不知道现在的陕西局势已经进一步地恶化了。
在各地乱民的不断冲击之下,陕西各地的官府能控制的百姓和地方是越发的少了,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自己等是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但是这时候却无可挽回了,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当地的官员一面向朝廷禀报乱民之事,并且隐瞒了一些事实的真相,同时又勒令当地的卫所官兵出兵围剿那些乱民。
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全无组织,只是激于一时气愤而起的乱民们的确不是正规军队的敌手,但是在几番战斗下来失败之后,一些有本事的人就渐渐冒了出来。第一个从中脱颖而出的就是高迎祥,他曾是一个马贩,最擅长骑射,因为被官府坑害而家破人亡,尤其憎恶官军。这一次见到官兵势大,他便亲自带着数十名好友对一处官兵的驻地发起了进攻,从而一举成名,成为了陕西乱民心中的英雄人物,而他也开始掌握了一定的权力。
得了人的拥戴,高迎祥更加的厉害,几次大战,都身先士卒,杀到了最前面,无数的官兵死在他的手上,顿时就博得了一个闯字的称号,被身边崇拜之人称为闯王。
不过人怕出名猪怕壮,在高迎祥的名号为人所熟知的情况下,官府对他所率反军的镇压也随之严厉了起来,几番遭遇战下来,闯军折损了不少人马。这时候,高迎祥只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