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查看,在确定了身后没有人盯稍后,才往自己的目的地而去。
这是一片小门小户的聚集所在,多数的住户都是些寻常的京城百姓,有做小生意的,也有在某些商行里做工的,可以算是京城里的低档住宅区了。解惑却在其中的一座看上去很是普通的宅院前停下了脚步,在仔细查看了一下这里的情况后,他确定了这里就是自己要见的其中一名言官的住处,便上前拍响了门环。
门很快就开了,当年纪很大的门子看到前面站着一个不认识的青年人时,第一反应就是他认错地儿了,便道:“小哥,你找的是?”
“这里可是郭大人的府第?”解惑问道,得到的当然是肯定的答案了。作为大明数量极大,地位却不高的言官们来说,能得到油水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所以他们多数都住在一些偏僻的所在,除非皇帝有恩赏,否则他们只能将将地把自己的小日子过下去,这郭炎也如他人一般了。
没想到大晚上的还有人指名要见自己,怀着奇怪的心思,郭炎见了解惑。看着这个似曾相识的年轻人,郭炎疑惑地道:“这位公子,你是……”
“郭大人请看这个。”解惑并没有说出自己的身份,只是从怀里取出了一张纸条在郭炎的眼前晃了一下。虽然只看了一眼,但郭言却还是立刻认出了自己的字迹,而这还是两年前他向唐枫表忠心时所递的纸条呢。
两年前,唐枫刚刚和大玉儿成婚的时候,朝中许多大人都以为安平侯的圣眷要更重了,自有一些不得志的人上赶着巴结和表忠心了。这其中就有当时就是言官的郭炎,没想到自己当初的一封效忠书却被人今天拿了回来,这让他有些不安了起来。
“你是安平侯身边的人?”郭炎有些忐忑地问道。要是其他人,光是这封东西就能把他的官职给罢免了。解惑微一点头:“我家侯爷对郭大人还是有着很深的好感的,所以这次特命我来请你帮个忙。”
这分明就是要挟了,可郭炎此时却根本不敢推辞,点头道:“能得侯爷的看重实在是下官的荣幸,却不知候爷让下官做什么?”
“放心,侯爷不会让你做什么坏事的,而且此事一定是身为御史的郭大人能轻易做到的。”解惑看出了对方的担心,先安慰了几句,然后才取出了另一张纸,小声地做了吩咐。
“什么?锦衣卫?下官可不敢……”没等郭炎把推脱的话说完,解惑已经打断了他道:“你放心吧,不是只有你一人弹劾,而且此事千真万确,难道你还怕因言获罪不成?”
“可是……”在看到解惑那坚定的眼神的时候,郭炎还是把到嘴的话给吞了回去,现在自己可有把柄在人家手上,的确没有了推辞的可能。无奈之下,他只得点头道:“好吧,只要事情是真的,我们御史言官就有责任弹劾!请转告侯爷,下官会依计划而行的。”
“如此就多谢了。”解惑也不多言,一拱手后就离开了郭家,只留下郭炎怔怔地看着手上的纸条发起了呆来。
这一夜,不少的言官都见到了解惑,一次新的关于锦衣卫指挥权的战斗再次打响了。
第609章 锦衣易手
“锦衣卫者,国之利器也,陛下之耳目也。然今有锦衣卫人等不思报国忠君,却以手中之权为己谋私。陕西之变,虽由于贪官横行,然锦衣卫陕西之人亦难辞其咎。若非其收受贿赂,绝不能有今日之祸而朝廷全不知矣……”洋洋洒洒的一大篇弹劾锦衣卫陕西一地的人员收贿赂包庇当地官员恶行的弹章放在了御案之上,崇祯的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起身走了几步之后,又从龙案的一角拿过了其他的几道弹劾锦衣卫多行不法之事的弹章。
只是两天而已,就有十多名御史言官对大明这个历史最悠久,也是现在唯一存在的特务机构进行了弹劾。从太祖时起,就有了锦衣卫这个监察百官的特务组织,全盛时更是能将南京城的所有官员在自己家中所说的任何话,做的任何事情都禀报皇帝。现在的锦衣卫无论是从规模还是能力上说,都无法与他们的前辈相提并论了,若不是种种缘故,他们还只是东厂的附庸。可是这才掌权几天啊,事情就变成了这样。
对锦衣卫这样的组织,崇祯全没有把他们当成朝廷官员来看,他们有什么贪污或勒索的举动也不放在心上。可是若这些弹劾都是确有其事的话,崇祯就无法忍受了。诚如弹章中所写的那样,锦衣卫乃是皇帝用来监察天下的利器,更或者可说是他的走狗,现在连这些走狗都敢阳奉阴违了,这当然让崇祯不快了。
以前关于陕西的民变等事崇祯也只是认为是当地官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