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以皇命为由在那群家伙中拖拉的不肯走,我急了,当着许多人的面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你们速速护卫他退下,一切责任有我担当”。他们颇有些吃惊的迟疑了一下,还是照办了。
这句话本身没有没有什么问题,但虽这个道理人人都知道,但当着皇帝的面讲出来,古往今来恐怕就只有我一人了,如果不采取不久措施消除影响,恐怕会留下后遗症,无论好似当作野心家的前兆,还是纯粹的赤子之心,那都要看我的表现了。但老皇帝的态度让我是不出点什么来,也只能憋在肚子里郁闷。
后我才打听到,那事后果然有人不爽,故意挑起此事,追究逾礼背法大不敬的情由,在老皇帝那里只是未可置否,只是的淡淡说了句:“人才难得,没有私心的将才更难得”。而太子则是面有喜色进言,“此乃好事,能重情义而知变通,是难得一遇的将才,虽性情乖张,却勇而知义。要是没有自己的性情也不是人才了,而是奴才了,惟命是从的奴才要多少有多少,已经够多了,但能独当一面的人才却十分难得啊”。那韦大宰相摸着胡须更是说了一句“此子还真是个福将啊”,于是一切事端就没有了下文。
而另一方面,我编的履历无从考证和巧合也实在太多了,再加上这一直以来的经历也是奇巧不断,别人都死的差不多了,我却一点批都没碰破,最后还能杀死敌军主将,结果就是传成了福将,虽然运气这种东西说不清楚,但按照我看的那么多书上的记载,显然一个好运的福将比什么智将勇将都让对手头痛。
第四十七章
其实在我看来,北军那些家伙的及时出现,未必是真心来救我的,多半是隔着老远就高喊一通的主,只是见人家只有一个,以为有好便宜可检,都一拥而上,急着抢个大功劳来了,可惜这些多是养尊处优没经历多少战阵的家伙,一照面往日的本事倒没发挥出多少,却大意之下被人家临死反扑,当场被放到一大片。最后还是我得了便宜。
既然龙骧营军官以上死伤惨重,连主官宇文大腿都吃了一下,只能横躺着哼哼,眼见不能视事。分派后事,我就乘这会皇帝陛下心情大好,名正言顺的提名一批作战有功的家伙,顺便让吕希用顶了宇文的缺,副手也另委了与五虎走的不那么近的他人,反正这营人军官多半死的死残的残,剩余也全打散了分派各军,乘你病还不要你命,把这些石头彻底给踢掉。
当然我是不会真的以为自己就此可以一手遮天了,适当的留下一些可以控制的麻烦在显眼的位置,是很有必要和好处的,顺便还可以将一些本来暗藏底下的不安定因素引发出来。而历史那些妄想在皇帝的近卫能够为所欲为的家伙,恐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随后,我又私下吩咐,给我查查是哪个王八蛋给老皇帝出的狗屁御驾亲征,振奋士气的叟主意,全军上下差点就被他给害死了,找出来我要他好看,不要怀疑我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收买个太监用一块腌肉风鸡什么的比真金白银还管用。当然如果实在有不识相的家伙,我也不介意再多那么一两个失踪人口。再说这蜀道山高水长路途艰险,中途少了几个人也因该没有什么大碍嘛。
封赏完毕,诸将各归其职,我寻个借口,将后面的事委诸那位苦着脸的副将大人,拉上那群小弟海吹上那擒杀敌大将的惊险过程。顺便给小白讲讲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监军。
“身为主帅,要尽量置身于战场之外,这并非胆怯,而是职责所在。耀武扬威,于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充其量也仅为一勇夫。要得士卒仰慕容易,可要让他们敬畏你就难了”皆点头称是。
……
“未尝一败这是好事,老大为什么还叹气呢?”却是小白。
我做正色道“正是未经过败绩,容易容易胜而骄,从而小看敌人,俗话说骄兵必败。轻视对手的结果就在下次战争中,付出更大的代价,不经过挫折。怎么能知道自己可能的缺点错失所在,更别有所长长进了。贼军正因为连战连捷乃丧师的亡军之道,是故作叹,以求警己戒人。连战则兵疲,连胜则将骄,以骄将御疲兵,焉能不丧师亡军”众深以为然。
我拍拍他继续吊书,“为将者不易,所谓庸将,士卒离心,军纪败坏,该胜者不胜,该败者必败,所谓常将,该胜者胜,该败者败,所凭者,兵力多寡,士卒精弱,所谓良将,该胜者胜,该败者挫,兵力不如,形势不足,善败者可为良将,而所谓名将者,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真正的大将,该胜者胜,不战该败者。所谓名将,决不在自己没有把握的时机开战,敌弱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