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幻之盛唐 > 第100章完结

第100章完结

醉心于天文地理之说,专长营造、勘验这些杂学。这工场里的水力机关,便是他一手主持建造的。而我知道的那些皮毛机械学原理,运用中所出现的谬误和疏漏、偏差,也是他逐步实验补正的。

另一位清俊许多的,是南宫尧博,亦出名门,其父南宫说曾任前太史丞,与梁令瓒、僧一行同时代的博学之士。当时朝廷组织天文大地测量,以南宫说等人在河南所作的一组观测最有成就,后来经僧一行归算,得到了子午线一度的长,这是世界上首次子午线实测。

不过,后来因为卷入开元二十一年,太史监官员瞿昙□、陈玄景等攻击僧一行的《大衍(历)》写(抄袭)《九执历》的学术风波中,被牵连判罪。是以南宫尧博,莫不以洗父耻为己任。

还有一位,则是前太史令李仙宗儿子李朝希,这位的来头更大,其曾祖父李淳风为开国第一太史令,专司天文历算之职。其一生最大成就是改造“浑天仪”、集注《算经十书》、着天文星象巨作《乙已占》及民间流传甚广的经世预言书《推背图》。与另一专司全国地理勘舆之职,官至火山令的名人袁天罡,并称作为大唐一代的天文、术数和风水学宗师,其后祖父李谚、父亲李仙宗,世代都是皇家的太史令,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有名的科学家世。和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天文学家一样,兼通风水地理、数学、工程、玄学等方面的知识。

他和南宫都在少府挂过职的,得到征召诸寺监老人旧属消息后,就主动上门投奔了。

最后一位满脸淳厚的叫张渡,出身并不显赫,甚至是个还俗的前沙弥。属于寺院收养的弃婴,不知道父母是谁。

但他的老师却是大大有名的人物——僧一行,唐朝着名的天文学家、高僧。僧一行本名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人。为贞观名臣张公谨的曾孙。自幼聪敏,青年时期博览经史,尤精历象、阴阳、五行之学,时人比之为孔子高徒颜回。

后来武则天侄武三思慕名请与结交,遂隐入嵩山,削发为僧,师事禅宗北派大师普寂,法名一行。先后到剡州天台山、荆州当阳山学习佛教经律和天文。于开元五年(717)为唐玄宗李隆基礼迎回长安,向他征询治国之道。开元八年,天竺僧金刚智至长安传授密宗。一行从金刚智灌顶受法,此后成为唐代密宗的一代领袖。

(中国密宗——唐密的建立者,一般推为“开元三大士”,即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但是他们的弟子一行和惠果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密宗所依经典主要有《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等。一行所撰的《大日经疏》则是该宗思想的代表,西藏藏密和日本的东密,都来自唐密)

僧一行最大的成就,就是组织了全国十多个点的天文大地测量。测算制定了着名的《大衍历》,提出了自变数不等间距的二次差内插法;吸收印度传入的正弦函数,并用于编制天文数表;提出了含有三次差的近似内插公式等等

(这也十古代封建社会的一带特点,唐代的科学家主要集中在数学和天文领域,而且宗教背景和神秘色彩很浓,所谓演算历法,沟通天地,做出一些谏言和预测。由星象学推出天运,命数之类的,甚至是天灾人祸的因由。)

僧一行圆寂前虽然有许多门徒,但是有兴趣传承他机巧之学的,便只有这位,因此他的张姓就来自老师俗家的姓氏,起名意为“张世广渡”的意思。

第一百二十二章 暌窥

虽然同样是广涉诸学杂同兼类,但侧重有所不同,南宫最擅长的观测推算,梁最擅长营建设计,李擅长天象水文地理堪舆, 张擅长算学时历,他们分别代表了各自领域的成就,即有合作又有竞争的意味。

本来南投来官吏不少,多是中书报备之后,等待没,门下甄选再勘用外放。不过我知道了他们的背景和专长后,就用特权把这几位直接提了出来用了,从营造、设计到研究、培训各兼有司的。

对不同的人有不用的使用方法,这些多是淡薄功利,只对自己领域感兴趣的家伙,除了良好的环境和充足条件支持,能够打动他们的无非就是些名利手段。

如那梁辰恭无心仕途,为人老到随和,无非是想自己的所学有所用,能传扬后世,我就给他开了营造、勘测的学科,以军事工程学的名目广授之。

李朝希为人有些孤傲,但不难相处,希望将自己的家学发扬光大,不负太史令世家门风。而南宫梢有些功利,但为人不恶,只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重新够光大门楣,我便给他们举荐了相应将做、少府的职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