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个因素,随时可能因为战场形势的变化而扭转,贼军断非一成不变,也会适应,也终会寻出对策,真正的关键是我有一大群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士官,还有一套自成体系不断完善的训战制度,可比贼军更快适应种种战阵之变化”
“士官!!!”他倒是第一听说这个词语,正了正身洗耳恭听状,“愿闻其详”
“本朝以武举选将,然多是应需权急之法,缺乏变化,也缺少应变的人才储备,是以武人多出私门,所有军略武艺,也多己自成……这便是大人首创了。。。”薛景仙解释道
这也是模仿自近代军队最大的特色之一,起源于普鲁士陆军,不仅仅是依靠精良的装备和如何如何现代化的编制,而还有院校量产数目庞大中低军官骨干和能够自行造血的训做培养体系。他们不需要怎么出色的头脑,只需要有足够的经验和相应的见识,以对应变化。这也是我用轮战锻炼部队的用意之一。
虽然投入和耗费原是寻常编制的数倍,但是好处也是极明显的,有大量合格士官构成自发的良性运做体制
不需要耗费主官太多的心力亦能自行运转,(当然,也有方便某些讨厌理事的主将偷懒的考虑)而且只要主将不犯特别愚蠢的错误,也不容易打败战,即使遭受了重大的损失,只要一些种子还在,就能很快将补充的人力物力转化成有建制的战斗力,恢复过来。
当然了,就我这半桶水在论坛上搜刮拼凑的一点知识,目前还在实验当中,尚有许多细节有待完善的。
但对付这种很点有才华阅历,但还很容易热血的年轻志士,我只不过给上了通大道理,还比较容易让他心悦诚服的,又顺带和他说了一些根据历史中记载对河北发生一些事情的猜测,再加上薛景老道的帮衬圆转,就把他唬的大惊而敬之,当下就答应待到事了,便去武学里去进修见识下自己的“浅薄无端”。
当然能够做颜真卿之谋者,他并非那般个没有见地的主,只是为我的虚名所累,并不能指望一见面就被折服,象yy小说一般马上痛哭流涕誓死效力那种好事,但是象他这样好胜求知的人,既然已经被我调起了求知的胃口,就不怕他不上我的套。滞留绵延创造为我效力的机会。
就象某人说过的,钱赚的再多也有花光的时候,可是会下金蛋的人才嘛,永远是不会嫌少的,颜真卿老先生如果真如所闻的心胸,应该不会介意我挖他墙角的。
第一百四十一章 乱战(一)
本想拉进去,就在我家住下,方便就近洗脑,薛景仙咳嗽了声说“李十郎行装还在官驿,要不要知会一声”,我方才想起,他的身份还算是代表颜真卿进奉表章的奏进使,就这么贸贸然留在我府上,未免不避嫌的味道,以外臣交通近卫大将的理由,也是那些闲得无聊的御使言官们一个很好的话题。我虽然对这些偶尔象苍蝇一样说三道四家伙的态度是虱子多了不痒,但还是少一点麻烦好。
便改口道:
“你也别住官驿馆了,人多口杂的不自在,太城东街少町坊有个雁宾楼,有许多士子长期居宿,那里环境还不错,我给你递个牌子,让人搬过去吧。”这地方是我的一个被称为“官学食堂”重要据点之一,专门针对士子学生这些有学籍功名的群体,提供相当优惠的食宿服务,并接受相当程度赊帐和看起来相当实惠抵押,所以相当的有人气。
他想了想,也没有推委,拜谢而去。
我嘘了口气,拿壶茶直接灌了,说多话有些干渴的喉咙,转头对送客回来的薛景仙道:
“对了,韦老二已经到哪里了”
“沿途驿路营递了消息回来,韦中郎率部已经到嘉陵驿了,正在渡河中,不过,由于道路情形不是很好,怕是还要些时日”
自汉中攻关中,有六条路可循:
一、子午道:谷长六百余里,为秦岭最东部的通道,山高路险;
二、谠骆道:谷长四百余里,为秦岭中部的通道,道路非常崎岖;
三、褒斜道:谷长五百里,为秦岭西部的通道,道路沿褒水、斜水河谷而建,部队行动困难;
四、秦岭西大散关:为绕过秦岭西入关中的主要道路,道路较平坦,约一千一百里;
五、秦岭东武关: 为绕过秦岭东入关中的通道,道路遥远,约一千三百余里;
六、秦岭西的祁山:为西线迂回线路,路程较远,但比较平坦,利于大兵团行动和补给运输;但是必须先到陇右再由陇右进入关中。
最后一次传近来的消息,就是一个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