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幻之盛唐 > 第124章完结

第124章完结

张思俭挥手招来虞侯,“传令下去,全军立帐歇息,后军分做三班轮换掘壕、立珊、搭帐,待前军归建,更替之,亲军巡帐,斥候遣发径内十里,十刻一论……

“战争的本质,打的就是资源,拼得是人力资源,生产资源,经济资源,谁的底子厚谁就后劲强”侃侃而谈的声音,通过特殊布局设计的放大,在四壁坦荡回响的。159txt.com

又到每旬我亲自授讲,也满足我话唠欲望的时间。看着底下听众人头涌动,越来越鼎盛的阵容,门窗内外还挤做了不少,让人考虑是否要扩建这礼堂了的盛况,过足了教授瘾的我,很有些志得意满的好心情,正在给一群不同出身的军队骨干们,上政治经济学内容。

这也是不得已的事情,象政治经济学这般我假托泰西西学新开的实验性科目,初始都要我先亲自上一阵,确立了基调和方向,再由别人接手。

当然了,此政治绝非彼政治。至少我是从来没指望自己能够通过保持先进性教育,让这些听课的这些古代社会封建专制暴力工具们的觉悟,一下子大跃进到社会社会初级阶段人民公仆们的境界,虽然两者本质和作风上许多地方是一致的。

因而,所谓之政治,似是而非的变成为政资治之学,作为选修的副课,讲的主要是众多历朝历代各种施政治理的前例,品评得失,存亡演变之道,而所谓的经济学,也不过是经国济事之学,请人说一些理财兴业富国的举措政策再加一些粗浅的商品经济流通的原理。其他科目,工程器械之学,天文星象之学,地理水文之学,农业气候之学,也有梁辰恭,南宫望等有光荣传统和家门渊源的专业人士客座讲授。

唐人风气相对其他时代开放,又刚刚经历了最鼎盛的时代,见惯了万国来朝的众多外来新奇事物,象唐人长期流行胡服,官定的《十部乐》里甚至有专门的拂林乐,也就是东罗马拜占庭音乐大全。对这些东西也不怎么排斥,但是要想形成影响力,而不是只是时髦一阵的风潮,就必须有让能看的到的实在用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现实功利性。

要知道工业革命之前的科学成果,都几乎是仅仅依靠兴趣和机遇的偶然发现,直到工业革命后,发现新技术和科学成果可以大规模转化成商业利润的刺激,在渴望利润的促进下,近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才开始突飞猛进。在这之前,教会甚至以防止传播异端为名,限制乃至禁止使用和拥有印刷品。

因此,做什么都需要一个利益的驱动,或者说至少要有实用性的推动,毕竟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那是圣人,大多数人还是有欲望有需要有追求的。所以我选的东西也是尽量遵循这个原则,所学的东西,能对起码的生计乃至仕途有所用,这样才不容易消亡。

当然了,顺便也宣扬一些比较超前的大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东西。

虽然当初有人疑义过这些的存在,不过依我理由看起来也很充分,“若只想做个兵头,只要肯拼命便行,但若要为将治军,乃至镇守一方,起码的理政度支的基础要有的,一个连帐目度支都搞不清楚的糊涂蛋,断然是不行的。”到目前似乎效果还不错,起码从听众上来说,感兴趣的着实不少。

“所谓的人力资源,就是拼的是谁的人口多,更兵强马壮,谁更人才辈出”

“所谓的生产资源,比的是谁产出更多,谁更物产丰富”

“经济资源,谁的钱财用度更加充裕,谁更国富民强”

“尤其这个人才,古今更替,无非就是人才之战”。

“后汉之世,有三国鼎立,曹魏以一家压制孙刘两家,便是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更新换代,以魏武三诏令计,不问寒庶卑贱出身,唯举以功业任以才德,是为虽负大义骂名,然能臣将才始终不绝。以一残破半壁江山,北破乌丸、东征鲜卑,西收匈奴,外番诸国敬附而贡之。

(所谓“魏武三诏令”,是指魏武帝曹操在建安十五年、十九年、二十二年分别颁布的三份惊世骇俗的求才令,在这三份诏令中,曹操指出“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并且公开询问天下有没有“盗嫂受金,未遇无知者”;有没有“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之人,他要一并笼络,而成其霸业。曹操的这种取才标准,极大丰富了人才的范围)

而蜀刘,国小民寡,穷力应战几败而尽,虽有诸葛才冠绝代,鞠事必亲,然用人唯忠厚,而次贤才,是以五虎上将一去,就后继无人,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权先锋的恶果。

而孙吴长倚以江右世家大族,虽先后有四大都督征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