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幻之盛唐 > 第163章完结

第163章完结

象我手下的商州,有红崖冶铜山,置有洛源钱监,

一个幅员万里的大国才二万白银、二十六万六千斤铜的产出,这些产量作为货币的支撑,显然严重不够,根本无法满足基本的社会需要,于是就有了“盗铸渐起,私钱横行”的社会现实。duoxiaoshuo.com

虽以重罪严治株连,“私铸者抵死,邻、保、里、坊、村正皆从坐”。但始终屡禁不止,“私钱犯法日蕃,濒江民多私铸钱为业”“江淮游民依大山陂海以铸,吏莫能捕”。各种小钱、轻钱、恶钱、劣钱的横行,严重冲击了社会货币信用体系,更有人融官钱铸器为利,到了唐玄宗不得不下令“绢货丝帛”与钱并行。尽管如此,还是不敷使用。

但另一方面,由于商贸的发达,唐朝成为金银等贵重货币的世界第一大流入地,因此大多数时候钱荒的问题,都一段时间后,又市场经济杆秆效应,而被外来的输入所缓解和消化。

但现在是战乱时期,来自西域的商路早已经断绝,作为输入地的安息、大食、拜占庭的来源是不能指望了。

真正解决的手段还是,加大产出投入。

根据后世的记载,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云南都是重要的白银和铜矿产地,虽然我根据读过的云南地方志上大概位置,已经派了人到云南军、昆宁军下所属白蛮、棘人等那些侨治州去勘探,但那都是少数民族地方,开化的晚,兼顾了偏远和崎岖的特色,从发现探矿,到建设开采,到形成产能,再修好道路运出来,最后成为收益,还是侯年马月的事情。

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

“不是还有商州洛源监么,若”洛源监作为龙武军一个就食点,应该还有储备可以应急的把。

“可是”他摇了摇头露出郑重的神色“恐是难以指望了了”

“什么?”这下论到我惊讶了,商州红崖冶,为山南重要的铜产地,供应给洛源钱监矿料,可起十炉,岁铸钱七万二千缗,每千钱费九百。

郑元和的本意,就是通过借调商州洛源钱监的储备,作为庆祝千秋节的名目,发行出去,以平准市面。

但是才派出人员,就同时得到消息,汇源监库房居然失火,虽然损失不大,但铸好的币范几乎被毁,更糟糕的是随后清理中,又发现了巨大的亏空。

本来象这种古代造币机构,一般都会在规定配额外,多铸造一些,以应备一些运输生产中诸如意外状况之类的损耗急用,常年累月的太平盛世,没有调用,积累下来的也不少,但实际上成都府的仓曹和度支官,到了那里发现是空空如也的情形。

虽然铜山还在产出,但是重新开工到投入市场,已经几个月后的事情了。所以以他素来精干之能,也不免乱了方寸。

因为这其中的弊情,即使要追究起来,则显然也是历史遗留问题了,因为战火波及,前任的太守以下官员,或逃或死,让这一切成为一笔糊涂帐。

再加上突然出现的钱荒。我顿时明白他来找我的意思了。

这背后的内情已经够发人深省了,事前豪无征兆,有能力组织和控制这样大手笔的,举剑南之地,也没几个把。

但是这是游戏规则内的手脚,属于堂而惶之的阳谋,就算你知道了也无可奈何,总不能一户户派龙武军过去,逐个威胁把钱拿出来,促进市场消费把。

当然,

矿山、钱监本来为朝廷直属,因为战乱缘故,暂度隶于州下所辖,龙武军只享受收益权,正好有一个介入的机会,这种职位向来是个肥缺,也是最容易发生舞弊营私的所在。前方将士拼死拼活的,后方还有人不顾大局捣乱市场,相信运做得好,也能给中书省那些人,这一个收拾那些地方势力的一个好理由。

对他可能是个难题,但对我来说却不一定。

如果我肯舍弃部分利益,抽出资金人手,组织货源来个大倾销,也可以把大家手上钱置换出来,稍微平准一下世面是不成问题的。

不过我可没有为大家牺牲小家乃至肥人割己的高尚情操,而且这东西容易受制于人,有一就未必没有第二。

解决一时的方法很多,诸如放出风声去,说朝廷有意大肆采购粮食布匹物资,为战后重建之用,但都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缓一时之法。

“或者你可以使人,制造传言,就说将做监的堪舆,在垆州发现巨大铜山,朝廷有意增发铸钱”

这样的话,为了不使手上的钱贬值,就会有人开始抢购囤积,把手上的钱重新交易出来。不过这种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