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幻之盛唐 > 第180章完结

第180章完结

毕竟千里大迂回作战的战果固然大,但风险也很大,失去了最初突然性后,仅凭收复来的那些残败的城池,难以供养十几万朔方军,官军又不比靠抢掠可以维持的叛军,反成了沉重的包袱。33yq.me

(历史上到了战争后期,朝廷财政困难,没有足够能力的赏赐军队,开放官兵私掠之禁以鼓舞士气,抛弃了荣誉与传统的官军,作风已于叛军无异,甚至比叛军还凶狠,但此时的朔方军,还到没丢掉荣誉与传统的地步。)

再加上根据西北朝廷赦命,被新任节度副使李光弼分走的兵力,背后还有叛立摇摆不定,暗中与安禄山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北塞诸胡,在过冬粮草输送整备齐全之前,显然难以继续维持强力的攻势。

倒是没想到,朔方在临冬前,以李怀光、常谦光、浑碱三路轻骑齐出,对依附过安禄山柳城胡和阿思布突厥诸部落,突然发动了一次攻势,夺的数以千万的牛羊牲畜……

相比之下,中都太原留守李光弼,兵力少一些,景况要好很多,动作也大得很,乘河北空虚,以地道反袭大破久围太原,已经将士疲敝的安忠吉部,追斩百里后,却突然消失出现在西向的冯翊郡,梢事补给后,以前三十六番将之一的降将安思义为前驱,以一支朔方铁骑为奇兵,奔走转战河北河内十数州郡,各地的义军,有纷纷响应的,甚至一度袭扰至洛阳城下,其中支轻骑沿洛水合兵里应外合,袭取兴洛仓、龙门仓等,连焚烧叛军三大粮储之地。导致河间、鹿泽、唐兴等多路叛军过冬粮草不继,不得不停止对围攻,转向当地就食,

其中叛军大将田乾真率兵围攻安邑。正逢留守陕郡的叛军将领杨务钦暗中图谋归顺朝廷,密使到达陈玄礼的北路河西军,遂委马遂的族弟,新任河东太守马承光领兵接应,与杨务钦里应外合杀了城中不同意归顺的诸将,附近的田乾真闻讯,自解安邑之围而退走。

郭子仪陈兵东径口,遥胁幽北,乃至叛军河北主力方平了刘正臣之乱,却不敢轻离范阳、常山,而安禄山另一大的主力集团证西行营,却困在关中受西北大军围攻中,就算是潼关留守的所部,却要保证关中后援不得轻动,南下的人马却受挫,就算要强令回师,也反应不及,使叛军得通关中,北要守范阳,西要救长安,安禄山的骨干部队分散各地,不得不拉开一条很长的战线,以史思明等为救火队,奔命千里,其赖为骨干的精卒劲骑,再怎么强悍勇猛,也经不起这般折腾,不逾年而已经开始出现疲弊的情态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鹅与球

呼声如潮的武学校场中,窄袖长袍、奕冠束带、幞头登靴的骑士分做两队,手持球杖逐球相击。沙尘滚滚中,激突拼撞,挥球呼啸,锣鼓声,击板声,观众声嘶力竭的呼喝惊叹,“常胜”“有我无敌”“壮哉”“披沥”各色火热怒号,充斥着空气中每一个角落。正是所谓”百马撵蹄近相映,欢声四合壮士呼”盛事场面。

马球,没错就是马球,这东西我也不算陌生了,在许多古画上都可以看到,又被称为击鞠、打球或击球,是骑在马上以球杖击球人门的一种体育形式,在唐代上层社会可是相当普及的全民运动,唐代最高统治者皇帝及王室贵族,大都是喜爱马球活动的。

据说马球运动最早起源自胡族秋狩的北朝遗风(也有中亚舶来说和传自汉鞠足改骑说),只是后来那些北朝胡姓君王的子孙多受汉化的熏陶,未必都有先人的赳赳雄武,大规模的秋授未免有些吃不消,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改成更文雅更有观赏性、激烈对抗性的马球运动。

在平日,马球还有另一种意义,所谓“将校亦备私马。议谓秦汉以来,唐马最盛,天子锐志武事”。马球运动的昌盛与古代骑术的发展有着一定关系,因此,它的发展必然受到骑兵骑术的影响。

从汉代以后,随着骑术的进步,马具的改革,骑兵在唐代达到极盛。唐代承自北朝,盛行轻骑兵,它有着快速机动与远程奔袭的特长,同时,马上作战、砍杀更为灵活。马匹是建设骑兵的基础。有了马匹,还要训练骑术和马上砍杀技术。

作为最具这个时代特色代表之一的运动,如果把球杖换成马刀,把球换成人头,这马球比赛就是训练骑木和马上劈刺击杀技术的最好手段。由于这一带有浓重军事色彩目的,在统治者的提倡下,唐代蓄马成风,官私皆有,开展马球的也有练兵于民的目的。是以,唐人阎宽在《温汤御球赋》中说:“击鞠之戏者,盖用兵之技也。武由是存,义不可舍。”

不过这养马训练骑士的投入,可不是寻常人家负担的起,当然相比我搞的那些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