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然有些年轻人容易理想化的毛病,但也明白闻季提点的意思,这些东西虽好,但真要雷厉风行的施行起来,不免就断绝府上那些人私下的进项和门路,这都是常年以来养成的惯例,饶是他是太子,也不能无视这么多人的声音,这一切显然急不得,特别是在这个东宫并不全是能够放心的自己人的情况下,只能缓图徐进之。niyuedu.com
安排最好的车马,送走了少年一行后,徐卿若整个人似做跨了下来,今日的见闻实在太精彩了,亏他强自撑胆气,才保持了在那为殿下面前不失态,一下放松下来却是汗发如浆的整背都冷湿淋漓的,他并非长于口舌的人,今日也不知道是犯了什么倔症,居然在那为太子面前滔滔不绝辨析是非,扯了大半天,还得罪了那几位太子伴当。
却撑起身体,寻笔墨,今日的事情,还要详细记录下来,提供给那位大人的。
突然见门外,那位闻公公折还回来,饱含意味的看着他,心中有些揣揣,才开口说
“殿下问你,有意为东宫做事么?”
他心中一阵狂喜,却努力控制着自己情绪,做出最恰如其分的表情“蒙东宫垂爱,敢不从命”
心中却百味翻陈,心如掠影,闪过无数过往。
果然就如那位大人所言,这世上没有无用的学问,只有无用的人才。
当初和无数学子一般长期留京,以待来年大比,到处赶场,混迹于各种文会,寻找各种机会,展示自己苦心钻研的诗词文章 以求那一线渺茫可怜的,能让豪门权势一朝青眼的捷径。却逢国遭大乱,一路辗转入蜀,却发现成了最没用的人,
在很长一段时间不得不流连市井,为了生计,什么事都做过了,其中辛酸苦楚滋味,难以言计,见过了太多无奈的事情,也深刻体味了底层斗生小民的维生之艰,最后他还是因为穷书生的臭脾气,招惹了狠人,被打的半死,弃于蔽巷待死,直到把那位大人偶拣到。
从死里挣扎回来后。痛定思痛才明白一个道理,诗词文章再好,乱世中的也未必能当饭吃,正因为有这些反差巨大的经历,所以,他和一些同年一样,狠下心来,抛却过往的固持和无谓的体面,从头学起做人做事,一心钻研起那位大人创立的经国济时之学,乃至接触原本不屑一顾的五民末等商事之道,并以相对出众的学就,谋上了这个热门的差事。
现在,显然一切的努力,终于都得到了回报,太子门下,那是让无数向往的前程和将来,哪怕是做个奴才,也有人要削尖脑袋营钻进去的。
就如今所见的,显然这位殿下的门下,多的是文章华彩的饱学知名之士,凭学问他并没有什么优势,但要论会经营懂管理的人,却是少而又少,可以预期的将来,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只是下臣有职事在身,公私于礼,都要通呈总府大人一声”
他这表态,既恰如其份的表示出对太子府的向往之情,又不矫情自持,充分体现对旧主的忠人之事。
“很好”那闻公公似乎对他的表态,还算满意”那咱家就是你的引见了“
“闻公慢走一步,总大人这里还有些馈仪,但请点收”他自然不回放过这打蛇随棍上结好的机会。
第一百九十四章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前文所说的甘薯,又叫甘薯,出自东汉杨孚《异物志》和西晋嵇含撰《南方草木状》的记载;其实那是山药、芋头一类的东西,属于高糖分的淀粉根块植物,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地瓜,那是明朝时从美洲引进的。而在最早4000年前,芋类就已经出现了作物中,《史记》中叫蹲鸱,《汉书》中叫芋魁,真正亚洲的土着作物。
……
“世上没有无用的学问,只有无用的人才”
直到很多年后,徐卿若到了能够被称为数朝大老的年纪和地位,每当想起当初的际遇,总是喜欢把这句话作为家训,告诫那些家族的子侄后辈门人。
无独有偶
在城市的另一端大校场里,宽袍绒披的肃宗皇帝,心情也很好,
朝廷的三大行营大军,已经在月前克复京畿门户四州,会兵与长安城下,一战下来贼军至少损失了四个精锐军的人马,还有数个军部众的大溃而逃,光俘获两万余,要知道这些可主要是最早追随安逆,经营有年形同私军的死硬分子,贼军大将安忠清,安承志等相继自焚而死,张忠志因伤而擒,李归仁不知所踪。
长安里的叛贼已经是穷途末路,人心惶惶。据说城中闻而弃逃来归者众,长安八门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