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摆满了若大的院子,我才明白了一件疑惑了很久的事情。
为什么大部分叛军虽然屡败屡战,却一直留恋长安周围而不肯远走。
这里不但有抄自李唐皇家百多年盛世年华,积累下来的珍宝财富,还有洗掠无数王公贵族、大臣显要、国宾外藩、世家大户、富商巨贾之流,来自官户民家世代积淀的收藏和家私。
因为入轻而易举得入得长安后,自以为天下大致鼎定,许多叛军将兵都生出西京安家的打算,到处占地圈宅,甚至连一路征战过来,从各地抢来的金银财货,也全存放在这里。一个个坊搜检过去,顿时被抄出许多暗藏密存的家底来。
另外,根据崔光远作为诚意的大礼,所提供的线索。
除了找不到粮食以外,在三省六部九寺五监,众多殿院衙卫司署,所属种类齐全的仓禀库存,找到门类繁多的物资。仅清点有关的明册薄籍,就堆了一个库房,让人目不暇接。
光在司农寺和太府寺里两处官库的绢布丝纸茶盐铜钱,就堆积如山,数以亿万计,因为保管不善,最上面的开元钱坯都发了铜绿,织物的绢面都长满了霉毛。
大概因为自以为就此久居长安,叛军对这些视为囊中之物的库存,并没有进行另行贮放,这种类似左口袋搬到右口袋的多余事情。虽然被随性肆意取用,糟蹋浪费了不少,但不过才去之二三分,留存极多。
还有从卫尉寺武库、将作监诸坊,到南衙五府三卫,北衙六军,驻京十六卫衙门的驻地仓房,发现残留的大量成品、半成品的旗仗兵器甲衣具装,足够重新武装起三个军来。
另有各地输送的物产和原料,收罗天下的各种珍奇之物,外番进贡的奇异稀货,在宫内省五局二十四坊里,药物、香料、织品,被随意翻检出来,到处乱弃丢放,
我甚至在检查太医署的时候,看见里头药房整扎婴臂粗的山参,被老鼠啃掉半截,在沟渠里烂的发黑,显然这些东西,对大多数叛军士兵来说,是没有太多耐心和品位去欣赏其价值的。
这还仅仅只是已被清理发现的部分,长安号称百万户口,万商云集,谁知道还有多少密藏没有发现的。于是最终演变成异常龙武军内部的秘密寻宝行动。
当然具体的知情权只有极少数人掌握,大多数将士来说只知道收获不小而已。在这种背景下,我还特意召开一次团结而热烈的内部扩大会议。作为表现得力的集体奖赏,在会议上为了争取各区域优先寻获的资格,也免不了象刘昌周之类一些特别容易热情澎湃的将官,习惯性的用拳头和鞋底,相互问候对方的身体之类的一番亲密交流。
而这一切可是一笔糊涂帐,随我怎么算怎么去,反正最后都有在兵荒马乱中,叛军乱贼之流的替人顶缸和买单。其中收获之丰,让我连续好几天抱着温香软玉,屡屡直接从睡梦中笑醒过来。
反正慷他人之慨,也没有太多的顾忌,其中仅仅拿出一小部分来,就足够丰厚的全军上下从头到脚的犒赏一遍,只是这分猪肉也有分猪肉的艺术,不但要体现上下亲疏远近的价值和意义,鄣显主官的威德恩信,还要能看起来,让大多数人都是心服口服,又不失赏罚分明。
出人意料的是,我把主持这件事情交给了行军司马岑参,他加入我这个小圈子时间尚短,也算是一种能力和控局的考验。他果然没让我失望,体现出一个长从边军老帅资深幕僚的老练和周密,最后拿出的章程中,反正有充足的底气。
按照军阶和等级分上一份,然后按照功绩和出力再拿一份,战死和伤者的烧埋钱,修养钱、安家费,养老钱再分一份,还有对那些曾经出工出力支持过龙武军的地方势力又分一份犒赏,解甲归田老兵的遣散费,安置钱也有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