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幻之盛唐 > 第324章完结

第324章完结

人物速写的笔法,将他们写进一首诗里,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名士风流群像图。

“那你又可知这八位酒仙中人,都是什么路数”高力士放低了声音,继续道。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这说的是‘四明狂客‘,秘书监贺知章 他喝醉酒后,骑马的姿态就象乘船那样摇来晃去,醉眼朦胧,眼花缭乱,跌进井里竟会在井里熟睡不醒。。)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指汝阳王李琎,唐玄宗的侄子。宠极一时,所谓“主恩视遇频”,“倍比骨肉亲”见杜甫《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因此,他敢于饮酒三斗才上朝拜见天子。。)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指左丞相李适之,他雅好宾客,夜则燕赏,饮酒日费万钱,豪饮的酒量有如鲸鱼吞吐百川之水)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崔宗之,吏部尚书崔日用之子,袭父封为齐国公,官至侍御史,也是李白的密友,是一个倜傥洒脱,少年英俊的风流人物。他豪饮时,高举酒杯,用白眼仰望青天,睥睨一切,旁若无人。喝醉后,宛如玉树迎风摇曳,不能自持。。)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苏晋开元间进士,时为户部侍郎,他一面耽禅,长期斋戒,一面又嗜饮,经常醉酒,处于“斋”与“醉”的矛盾斗争中,但结果往往是“酒”战胜“佛”,所以他就只好“醉中爱逃禅”了)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同学,以豪饮闻名,而且文思敏捷,常以酒助诗兴。玄宗泛舟白莲地,召李白来写文章 而这时李白已在翰林院喝醉了,玄宗就命高力士扶他上船来见。)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7。

(张旭:唐代着名书法家,善草书,时人称为‘草圣‘,据说善草书,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焦遂:布衣之士,喝酒五斗后方有醉意,更显得神情卓异,高谈阔论,滔滔不绝,常常语惊四坐。。)

这八个人,除了焦遂为市井平民之类,其他都是公卿王侯的序列。这一回味,就让人琢磨出点东西来了。

虽然高力士遮遮掩掩,寓意隐晦的很,我还是听出一些东西来,李白的放逐,显然还牵涉到政治层面上的因素。

其中大意就是,李白同志虽然才情绝艳,名动天下,但是在政治这个大名利场上还是个小白,或者连刚出道的菜鸟都不如,居然也趟进了皇家统嗣之争这场大浑水。

我到了这里,这才明白当初千秋宴上,他们所说的“又一个的意思”,在我之前的“西域通”,竟然是李白同志,不过从他出生地在西域碎叶地区(今土库曼斯坦境内),能破解渤海国特意刁难承送的天书本事来看也是在情理中。当然,能被与他相提并论,让我虚荣心是小小满足了一把。

按照高力士的暗示。

众人皆以为,李白同学当年春风得意之时被黜,表面上的原因是作风狂放得罪了小人,他失意是为高力士怀私所陷,但事实上这只是世人所知表面上的原因,高力士在老皇帝身边多年,是一个非常小心谨慎的人,不会那么轻易构陷一个全无野心的狂生。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他交游广阔,和诸王走的太近,甚至应邀成了皇太孙剑术老师,卷入以太子亨为首的太子党,和杨国忠为首的后党的斗争中,而成为政治倾扎的牺牲品。

虽然在他看来同样是为皇家出力,接受太子的要求教授太孙一些武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当时炙手可热的杨李党人就未必能这么想了,老皇帝也未必能这么想,要知道长安名动一时的所谓饮中八仙,包括了宗室亲王,元老大臣,清流人物、文坛领袖、士林俊杰、宗学大家等朝野各个类型的阶层代表和偶像,再加李白本身具有号召力的江湖背景。已俨然形成个影响力和代表性极广泛的政治集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