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呢?”我头也没有回,继续问道。husttest.com
“大概已经过了画屏峰”,借着上次的夜闯事件的影响,我终于劝动宁凝秘密出城暂避一时,她现在已经改换行装,由小红线陪着,藏在一艘北上的商船里。当然名义上她的替身还在城中,只是受惊过度而卧病不起,无法会客。
因为,自那天晚上全城混乱之后,永王的监控力量大为削弱,线索就一直追查到了那位副都督家的窦小姐,虽然宁凝听到这个猜测,很难以置信,又很有点意料中的悲伤。
追究背后的原因,却涉及到女人的意气之争,两个年龄相近,同样是风华绝代,名声在外的女子,一个是拥有众多的入幕之宾,一个却是周旋在男人中,左右逢源,却不得轻易沾手,基于男人的劣根性,轻易得手的东西不会太珍惜,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再加上这个女人背后巨大的家产位后盾。
因此,哪怕她很年轻就守寡,并没有使她掉价,反而因为继承的财富,和善于经营的手腕,显得更具有吸引力,让苠园成为一个宾客嬴门的所在。
另一方面,却实在看不过一个寡妇,比官家的大小姐似乎还要吃香一些。哪怕她似乎拥有更大的权势和影响力,不妨碍那些狼心狗肺的臭男人,把它当作一个生命中征服的记录,成为背后相互攀比的一个重要谈资。
等她明白这一切,已经晚了,这是为早年随性逍遥的生活,付出的代价。名声这个东西要想得到很困难,但失去却是很容易的事情。于是曾经的手帕交,也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
永王执念疯狂起来的女人是很可怕的,更何况她有出色容貌和身份,有一个相当权势和背景的父亲,以及一干相当影响的男伴,借助和获取力量实在太容易了。再结合一些豪门家族中失意和不忿的对象,就对足以对目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唯一意外的是,把我卷进去是一个很无奈的错误把。既然明白了目标所在,就有相应的手段,也许一个意外就可以斩断一切的根源。
“有四种方案备选……”
突然,靠近门边的人群骚动起来,打乱了这些醉生梦死的人,一个声音高喊起来
“王府刚刚贴告,襄阳发生水陆兵变攻进牙城,鲁节帅下落不明,梁护军在昭明台遇刺……世子已先行率兵北上平乱……,所有门下即刻赴所在……”
我目瞪口呆的楞住了,后面的话已经听不进去了,毕竟,还有什么比听见我“自己”遇刺更让人惊讶而荒谬的事情,而且我还一点消息都没有得到。
第二百九十九章 风起
长安,正是夏末秋起时节,最早熟一批作物已经抢割完毕,纵横交错的大路两旁,尽是新鲜禾杆和谷物的香味,长安中的米价,也终于回落到了斗米百钱谷八十的价位。
在这满地苍翠夹杂着点点金黄的穗色中,长安东的水头渡的别望亭中,也上演一幕唱和送别的情形。
“恭喜老师,朝廷已经加恩师为集贤院学士……京师两学,同国子监、太学例,岁给,受禄如常制……将来师业天下,文庙陪祀,也不是不可期的……”
开口的是新任太子詹事府皇甫曾。
而他说话的对象,正当不惑之年,一流长须如雪,面容中依旧有些早年风流倜傥的影子,身边坐着一名道装的中年丽人,丝毫不避嫌的紧紧靠在他身上,赫然就是大名鼎鼎的京学首座王维和他的红颜知己李曼卿。
这位关学大宗,被人称为官场隐士,开元九年中进士第,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附中书令张九龄,擢为右拾遗,张九龄从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殿中侍御史知南选。一世沉浮,仕途上虽然没有显显成就,但在士林清流中却有偌大的影响力。当年饮中八仙,尊贵如汝阳王,名动京华如嫡仙人李太白,也要甘心列其后,并不是没有理由的。
皇甫曾的激动和热切自有其道理。
依照唐制,乘舆所在,必有经学、文学之士,下至卜、医、伎术之流,皆直于别院,以备宴见。因此有了学士和供奉这类侍从群体,至本朝天子,以中书务剧、文书多雍滞,以翰林院同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其中以翰林学士最重,专掌内命,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有他们用白麻纸草就,已经也被称为“内相”“备相”
但相比明确隶属于中书、门下的宏文、集贤二院,翰林学士同样是一个编制和内容弹性很大的头衔,其职权又皇帝的心情和喜好所决定,象张说、张九龄为翰林学士,可以在宰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