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他轻轻念一声,嗡嗡的细声中,环形望山里的目标就象突然被定住,左边那个盾手肩头喷出血花,将目标撞倒在地,就没能爬起来了。wkhydac.com
一箭穿两,一死一伤,他在握把上的细细几个正字上,又添了一划。他没有理会惊慌失措的往后跑露出大片后心要害的士兵,又对准了下一个穿着明显很不合身明光甲的目标……
突然几声尖长的鸣号和锣响,他顿时起身飞快的退到高墙下,伸手扣上套索被迅速拉上了城头。
“今早几个”
城头上站了好些和他一样,身上还带着露水的射手。
还没来的及多寒暄。
“上泥弹”
发令的士官已经抑扬顿挫的喊了起来。
墙下空旷的场子里,一辆辆手推的小滑车将,一个个球体被输送进弹射槽。
这就是直接在挖土成泥塑成球形,用火烤干外壳泥弹,作为数量有限要用来摧毁的重要目标滚石弹的替代物,用石炮的铁臂挥动出去,也能砸死人,虽然滚几下就要变形崩散开来,但对付密集步军和盾阵还是不错的。
“上油瓶”
义勇们将一个个装着土陶小口瓶的藤筐抬上了墙台,十五六件堆成一筐,这是土做的燃烧弹,作为军用制式火油弹的补充,同样也是用来杀伤人员的,里面民用的滤底油,加上糖和锯末,丢出去烧一下就会爆裂,可以溅伤不少人的,特别是对那些无甲或是藤、木甲的蛮兵,很容易就烧成重伤。
另一些人则抓紧时间将铺路用的油泥(沥青),倒到墙头的斜面上,用耙子推抹开来。
对着慢慢升起的太阳,抓紧时间,发出一些诸如老子也有机会象诸葛武候一样火烧上一回藤甲兵的感慨。
“这次是裸子蛮……”
“上来了……”
“站好了”
带队的士官,低低的招呼此起彼伏。
象蚂蚁一样踩着层层叠叠的废墟和尸体,攀附上来裸子蛮,头上缠着蔻布,手中拿着粗大的竹节,或是树干做成的石锤、石斧,身上浓长的体毛和兽皮纠结在一起,软一些弓矢根本穿不深,发狂起来撕咬根本不需要武器,更象是一个个行走的人性野兽。唯一的缺点就是畏火。
掩护着他们的是三五成列的仆子蛮,这些只穿短裳的蛮人矮小敦厚,却臂力发达,数人一组推举支撑着蒙着淋水的破布,或是烂泥薄薄抹上一层的大藤牌,弯腰蜷身的慢慢向犬牙交错的墙头推进。
中间还间杂着拿着竹弩药箭的猎生族,和腰跨石子袋的长鬃族,这一族都留着长长的鬃毛,节成一个盘卷在身上,却是两个善涉猎的蛮族,无论是飞石击物还是伏弩窝箭,都有一番本事。据说可以用竹片发石打下飞鸟来。
也不知道南沼人从那个偏远的角落里把这些牛鬼蛇神寻出来效命的。
南沼虽然多也分三六九等,按照穿甲不穿甲,就可以分辨普通附族兵和军镇府兵的区别,而在穿甲的士兵中,是穿全铁甲还是半铁片背心甲或是镶片星点甲,横条织的藤甲、木甲、还是简单的兽皮套子,就可以分辨出他们军阶和战力的高下,
南沼人的营地中甚至,有相当部分都是轻装无甲,甚至不穿衣服,只在档下围条破布,仅仅配备部分藤牌短刀标枪长梭的部族兵,
这段时间也迅速学会分辨那些是乌蛮别种的古哀牢族,那些是王姓出身的乌蛮第一大氏族的蒙舍蛮,哪些是银生节度使(景东县)的朴子军,哪些是永昌节度使(保山县)辖下的野人军,那些是剑川节度使辖制的磨些、弄栋军、哪些又是出自洱海边上,曾经同为汉姓的汉裳蛮(蛮化的汉人。)
光屁股裸身攻城的是寻甸蛮,喜欢打洞穴居的是棵形蛮……以及他们贯常的作战方式
在大多数情形下,
这些蛮族兵在复杂的地形中跑得飞快,也很凶猛拼命,冲锋起来很少讲究章法,铺天盖地的一股脑全涌上,声势惊人,但是缺点是士气难以久持,只要顶过最初一阵冲势他们就力尽难支,不用特别追击就自动溃败下去。
但不管城下层层叠叠的堆了了多少,依旧是满山遍野几乎让人窒息的蛮兵营帐和旗号,在短暂的夜晚之后,源源不断的出现在城墙下。
与半封建半奴隶的吐蕃近似,南沼过大部分的土地人口,分别掌握在诸蛮大小部落,王国领有的王田军府中,在比较贫瘠不发达的传统大小蛮部落中,是实行原始的领地分封制,而在被征服的白蛮河蛮等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