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子和冤大头,如何开源节流,在朝廷难点可怜的投入下,用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情,还能维持朝廷的体面,如何利用对外的朝贡和出使活动,发展各种公开和秘密贸易往来,顺便夹带自己的私货等等……
象现在的朝廷大部分用以回馈藩属的礼品,几乎都是剑南工场挂钩的,同样是一只普通的水果罐头,如果经过上好的包装,打上内造皇供的烙印,就是国家级的待遇和回礼,同样一匹内库绢,成都造的和岳州造的,外表上,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与鸿胪寺合办的四方院和各种迎送使的勾当,也都有专业的饮食、住宿等商人集团承包……
毕竟战争期间,重建的朝廷中,礼部各司的职能和权限,在六部之中是最尴尬的,几乎成为小猫两三只的摆设,挂一堆头衔闲养以示尊崇的清冷衙门,除了偶尔出使外藩,能借着朝廷的名头捞点外快,这个一穷二白的状况,直到我挂职后才有所改善。
现在礼部的主客司,直接在朝廷对外的国家性大宗贸易中,占据了一小块的份额,可以说礼部四司里最 优渥的单位了。
话说回来
根据本朝的先道后佛的体制,天下道士女冠,隶于宗正寺管辖,而僧尼等人则属礼部祠部的职权。好像都和我沾上点边……这么方面,我就管的少一点,最是多以权谋私,给我门下的人,弄过一些官方认可行事方便的身份,连底下人私自营钻门路创收,象大白菜一样,滥卖僧尼度牒的钱,都没分到过……
“据说梁大人门下热衷善举,对佛门颇有善意,不但在军中携行僧徒,还在邑司内建庙立寺,传广佛门……”
又一个中正平和声音开口道。
“应该是赞许的吧……”
南海的佛门,我那是当做精神鸦片用的,专门对付那些被征服的地方,可惜这东西只能做不能说的。
“僧官,嗯僧官”
我润了润喉后说
“我只想知道,若设立僧官之后,这些僧尼要不要交税纳赋……”
“……”朝廷一片静默,无论是反对者,还是支持者,似乎都陷入石化中。
第三百九十五章 还有更让人吃惊的
然后才有人微微的笑了起来。
“怎么可能,让这些化外之人来交税……”
对方用一种很荒谬的声音道
“那设僧官有什么用……”
“当然是教化百姓,安定人心了……”
“教化百姓,难道朝廷的各种学正做的不好么,安定人心,朝廷励精图治才是正道,什么时候要靠信仰来安定百姓了……”
“再说,如果佛门都不用交税,又享有诸多特权和便利……那大家都趋之若鹜跑进佛门去避税,国家吃什么,用什么,军队靠什么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