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耽搁,回到家里,已经是天色发昏,一些夕阳印不到的角落里,已经点了星星灯火,但我家还是热闹非凡,门庭若市一般的。dasuanwang.net所谓权利大了,接触的东西多了,烦扰也多了起来,这两天我门下每天都会积压了一大堆的投帖。
站在门口迎接的却是一直全身长枪大铠的仪仗,还有一众望眼欲穿的身影,当先一个飞奔上来,紧紧挽住我的臂膀。
重建的还有小丫头的新月骑士团,这只被视为花架子仪卫部队,终于通过自己舍生忘死的表现,修成正果,大白鹅周英奇等人,也得到公主府执戟、典军的头衔,作为皇帝特许规格的仪仗,由公主府的八百人规格增至亲王府一千六百人,可以穿着厚实的全身板铠和长枪大戟,招摇过市出入前庭。全长安就这么独此一号
当然,一贯的特色还是保持下去的,白鹅队里专选我门下效力的西北义从胡里,那些身形高大白种特征的番人,与军中另一只枪斧大铠,全身重装的敢死队,由昆仑奴为主的黑种人组成的夜叉营,倒是相印成趣。
再加上那些在我身边做侍从兼人质的胡裔番姓子弟组成的白狼队,家养童子军出身的少年亲事组成的熊猫队,还有府上收养的萝莉们,由公孙大娘教授剑击之技,而组成粉红猫队。
随着早已层层叠叠铺开的席面,和弥散了整条街道的烹煮香味,我家被清理一空的前院里很快变过年一般的热闹非凡。
“举杯,庆余年……”
随着我这声的,劫后余生的压惊大宴,也正式开始。
第四百四十六章 房事、烦事?
日子一晃而过,市面重新热闹起来,短暂的战火留下的痕迹,也被逐渐一点点的消去,各种文抄除了对朝廷发布的那点干巴巴公告以外的东西,依旧讳莫如深,却也开始起歌颂泰兴天子的新政,一些风花雪月的悲欢故事,也开始重新出现在喜闻乐见的娱乐版块之上,各大剧院和露天的野台子,也收拾了被破坏的门面,重新挂出新的剧作牌子来,开始接待人头潺动的观众……
随着天边的鱼腹白,承天门门楼内,一夜灯火通明的通政司,也刚刚在打更宫人的叫唤声中,由宫中内役吹熄了了最后一盏灯盏,一股热气和声浪扑面而出,随着打开的大门,一些人满脸疲倦,伸着懒腰还打着哈欠走出来,与另一群同样有些睡眼惺忪的人替换,擦肩而过。
但是,
熬了一整夜的学士领班却没有这么清闲,他们还要督促着手下将整理出来的,送到对口的各省台部寺监院去,最后还要亲自将挑选出来干系重大的奏事,送到中书门下左右朝房去,以供宰相们决定是否在朝会上讨论,还是留后内朝商榷……
“有奏事……”
随着宫门下通传的声线,他们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宫墙小门的阴影中。
这个通政司也是个新事物,
新天子广开言路的举措,才开没个把月,各种怀着试探心思的递奏,就一下淹没了政事堂的枢要房,为了不让宰相们重新沉沦在亢多的文山会海之中,新朝廷不得已,又以原本值守北门辅政学士、行走为核心,抽调殿中监、秘书监、翰林院、宏文馆的力量为补充,由几位中书、门下舍人牵头领班,成立了这个通政司,以处理政事渠道之外,二十四道、各大都护府、都督府的奏进院,以及正四品以下外官的所有奏递呈现,由列位宰相轮流过问,总算分流了大部分的压力。
还有很多东西需要磨合和尝试,才能形成比较合理的规程。
……
长安东北的大明宫内,随着天光彻白而敲响的朝鼓,朝班的殿前卫士,重新封闭了朝前五门,将东西朝堂之间的御道封锁起来,敲过最后一通登闻鼓的勤政殿中,高冠汲汲,朱紫满堂,齐身满列,山呼万岁,应声唱喏之后。
“三枢使呢……”
例行合议的日子,龙庭玉阶上的新天子小白,却看见宰相对面武臣上首三张空空荡荡的座席,只有新补枢密副使的兵部尚书梁宰,金鱼符、善翼冠,紫砂衣,金玉带手执牙勿,孤零零的站在一小撮紫衣武臣和一干带甲军将的最前班。
“回天家,前些天郭枢密的寒腿犯了,已经派人请了病假……”
值守朝殿的检点御史小心的回答道。
“李枢密使告请母恙,已经请旨回家照养,正在兴平县,一时赶不回来”
“那梁枢密呢……总不成也病了……”
新天子面无表情地道。
“回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