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长安之乱中,各军的应急的表现,我决定重新编撰一本关于军事动员的典要和条例,主要是针对不同规模的战争状态下,各种人员和资源调配的参考条例,
当然这东西自古以来就已经有了,历朝历代也有自发形成的军事典章 只是比较零碎,相互接续不少而已,我只要把它们中看起来有用的部分整理起来,再加上点战争论什么的后世人的总结,作为核心,就形成初步轮廓。
然后在按照需要分类编修,一种是通用各军的普及版本,一种是针对马步水射工缁诸兵种内部细分战斗序列的精密版本。
“前陇右节度使王思礼送来自赎状,希望能入枢密院或是武学……”
带杜佑站到一边,枢密院军庶司马岑参又上前奏报道。
与仅仅只有御下不严之类轻描淡写追究,的关内节度使李嗣业不同,因为在长安之乱中站错队,陇右节度使王思礼直接倒了大霉,不但损兵折将,本镇所在的治所,被南下赴援的金吾军给袭夺控制了,不过随着地邻京畿的陇右和关内,以及山(南)西(道)三镇相继完成初步的检点整编,他的处境更加不妙。
这段时间,他的家人散尽家财到处奔走求告打点,但最大关键是长安之乱中受害者——我家的态度,那些想收钱的,多少也要顾虑得罪我的后果。因此也托了好多关系,找到我的府上活动。
“看在哥舒老帅的份上,放他一马有如何,好歹是定难有功的老将……”
我想了想,这段时间也把他折腾的够呛,他是本朝仅此于高仙芝之后,屈指可数高丽裔的将帅,也是哥舒老帅的旧部,对我还有些用处。
“就让他在将帅堂挂个名,去武学退养吧……不过只能保留一百名家将……”
“会元场希望能增加明年生产的配额和人手,特别是能够开炉的熟练工……”
岑参退下,主管大部分军队从属人口和生产项目的龙武军户曹……恩现在应该是枢密院口役署的右司马戴叔伦,按照尊位序列,出行上前一步奏报道。
经过这些年的历练,他也脱去了当初那些稚气和腼腆,变得成文自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