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幻之盛唐 > 第990章完结

第990章完结

于是,继被马向抛弃过一次后,伏远城再次被达扎路恭被抛弃了,道理很简单,伏远城的地势过于平坦和宽阔,宽阔到足够唐人合围起来,整好以暇进行攻城的充足准备。sangbook.com

而乌海城的复杂水泽地形,可以最大限度的削弱唐人所凭据的火器,一旦消耗的差不多,唐人的攻势也不得不放缓下来,毕竟是千里迢迢从低地送上来的,所需的人力物力的代价,不会小的。

和伏远城一起被抛弃,还有退守城中的青海仅存吐蕃臣民百姓大部,忠于吐蕃的残余青海部和泥婆罗军为首的蕃军,共计近十万人,他知道这些没有退路的人,一定会战斗到最后,因为他们还在期盼着达扎路恭率领的精锐奇兵,会在最关键的时刻杀出来,给万恶的唐虏致命一击。

现在他们最后的价值,就是把唐人的兵马拖在伏远城一天,无法及时援应攻略乌海城的唐军,吐蕃掩有青海,复兴重振的希望就多了一分。

和唐人的会商也很不顺利,唐人没有刻意羞辱吐蕃的使者,却提出苛刻无比的条件,去吐蕃国号,恢复苏毗、象雄等王号,分别向唐称臣纳贡,宣布禁绝苯教,每一条,都赤果果的蕴含着要将吐蕃亡国灭种的恶意。

他必须在这里重树一个奇迹,大非川上的奇迹,让噩耗连连中沉沦的吐蕃军民振奋,让唐人愿意坐下来和谈的奇迹。

【西北偏北】第五百七十三章 再变

青海部,与其说是一个族类或是部落联盟,其实只是一个地域上的概念,所有生活在青海这片土地上麻羊(大羊同)、苏毗、退浑(吐谷浑)、黑种党项,白兰羌,以及那些叫不上名号的西羌众,乃至乙弗骨等诸种鲜卑后裔,突厥、西域种的杂部都可以算作青海部,

而以西海为分界线,西北酷热干燥的柴达木盆地和西南昆仑山下不毛的盐碱荒原,除了商旅和季节性迁徙的部落外,几乎是人烟罕至。东南是分布在山地间,河川冲刷出来肥沃的大小谷底,东北是祁连山下雪水灌溉出丰饶的连片草原。

也是大唐和吐蕃交兵的前线和反复争夺的纵深,两国恩怨纠缠了上百年,大小战事无数次,生活在这里的青海部,已经习惯了战争,无论是被战争侵扰,还是成为战争的策源地。

有条件的遵循和服从强者,习惯付出牺牲和代价,已经刻在他们的骨子里。无论是低地来的唐人,还是雅砻大山中走出来的吐蕃人,这些青海部都有自己的生存和延续的方式。

现在唐人胜利了,并取得了大部分青海的统治,那些曾经亲近吐蕃或是与吐蕃关系过于密切的首领和家族,自然纷纷逃亡或者干脆被部众杀掉,把头颅献给唐人请求宽赦,然后派出青壮,追随唐人的军队。没有参加远征低地的部落,得到了宽免。

出力者得到奖赏,顺从者得到保留,从敌者予以清算,剥夺土地人口牛羊,杀掉头领以儆效尤,冥顽不灵者,攻破后举族幸存者给按照轻装男女老幼分类,卖到低地去。

大片的土地和草场被置换和迁徙,农田和草场重新被划界和进行分配,宁可冒着反弹、抵制乃至重新叛乱的风险,在刀枪下坚决而缓慢的推行着,无处不显示出唐人长久经营和统治青海的决心。

划分出来等级和风险不同的区域,

但这次有些不同,随着卷土重来的唐人大军,还有大量蜂拥而至的各色商人和工匠,

他们明显与军队关系密切,却拥有自己的护卫和马帮车队,在那些部落附近,沿着河流和道路筑起一个个土围子一样的临时商栈。然后成群结队的在那些部落附近晃悠着,

他们几乎什么都收,什么都要,看起来野草一样满地都是的所谓药材,破破烂烂的野兽皮子,还有长毛大角羊和牦牛的鬃毛,各种毛毡编织物和皮革制品,而且一收就是一大批。

将各部的库存和集藏,清理的七七八八后,唐人委任的官吏也随之而来了,作为新的统治者,按照唐人要求的赋税,也与过去的大不相同,不再是整牛马猪羊的活物,或是原始的矿物原料特产,而是各种加工制品。

比如在河谷中的部落,除了更多的谷物外,会被要求种植一些特定的作物,以收获作为贡赋,生活在山地与草原之间的部众,则传授一些如何种植适宜的牧草,如何用厩栏羊更多的牲畜,如何定期收割皮毛头角,然后做成最原始的纺织品,如何制作耐久的乳酪和肉脯,然后定期收买,

有手艺的部落人,则季节性的被征召集中到城寨中,对这些收集和交易来的产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然后在大雪封山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