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幻之盛唐 > 第1148章完结

第1148章完结

城外被清理出来临时大校场,正在测试一种新式火器,可以手抱行军的火巢弩,一只长大匣子,二十五支火药箭,无需上弦,燃线急发,依次如蝗鱼飞,虽然准头不好指望,但是扇形喷射出去,对近距离的冲锋还是很有压制效果。dashenks.com

平日行军,就用防水的油布包裹起来,无论是士兵背负还是马驮皆可,总算弥补了在山地密林中火器投射的不足。

……

大部分婆罗门阶层,必须被消灭,仅存的也必须接受大唐的改造,以符合大唐统治的思想倾向,重新阐释教义典籍和神话传说,以达到婆罗门与复兴佛门的共存共融。僭以神名,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的存在,是不被允许的异端,允许当地爱国宗教团体采取火刑等手段,以正本清源的大义,从思想和肉体上被消灭和净化。

王裔以外的,刹帝利阶层允许被有选择的保留,其中率先向大唐降伏矢忠者,可以作为合作者的典范,在典范政权中拥有一席之地,但不允许任何专领一方的存在,刹帝利藩主、城主、邑领,头人,必须搭配以唐人为主的辅佐官属,而且必须加以密切的监控和监督。

作为农夫、士兵、商人、贫民、和手工匠人为主的大部分“犬舍”阶层,则短期内被允许维持大多数现状而不做太大的改变,只要他们能继续想大唐效忠,并承担足够的赋税徭役。

数量庞大的首陀罗,将是我们编管劳役和发动地方的着力重点,只要随军立下战功,或是对大唐做出足够的贡献,我们可以为他们脱籍为良民和归化人,并补充到地方维持部队和下层执行人员中,以奖赏勤劳奋进。

对于四等之外,那些不可接触的贱民,也可以参照首陀罗的例子,这些流动的人口,是我们所必须限制的,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采取抓捕和集中编管的形式,但是尽量避免将他们与其他阶层大规模的安置在一起,理论上采取异地遣置的方式。

——《唐代殖民考之天竺方略初稿(节选)》

【西北偏北】第六百三十七章 初接

河中刚刚经过战火的土地上,一只小队伍行走在一处偏远市镇的瓦砾中。

这是一个战斗什的标准配备,一色灰蓝内贴毛毡的帆布紧身衣裤,可以提供一定对箭防护,四名穿锁子甲背心铁网披肩战裙的槊手,三名穿镶贴皮甲或是纸甲的射生兵,两名穿半身鳞甲背大牌的刀斧手,再加上连身明光甲佩长剑,带着军号和小旗的十长本人。

每人都有一条可以防水保暖的夹绒铺盖卷,装着口粮水壶饭盒火石药膏索具等杂碎家什的大背包,多用途的匕箸被绑在裤腿触手可及的地方。

除了个人的武装外,他们还会多带四五张快弓或是连弩,多余的箭壶,几把把斧头和锤棍、短枪以满足战斗什备换的需要。这些东西都和他们的营帐炊伙用具一起,放在配备的六至八只驮畜身上。

依靠这些装备,他们可以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在陌生的战区保持八到十天的活动能力,如果能就地取得补给,则这个时间还能顺延下去。

如果有需要,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加强,比如为了满足强行军或是短途奔袭的需要给他们每人增加一匹代步的骡马,外加两驮补充体力的压缩口粮和草料。如果是长距离行进,则每人会有两匹以上备轮换的马,数驮口粮草料和两名专职照管骡马的武装军夫。

如果是按照就地进攻或者防御的需求,他们会得到更多的弩弓,乃至油瓶、火弹、震天雷之类投掷性的火器甚至是皮炮,火巢车、旋风炮、弹射器、发火箭等发射性火器。

这次他们就带了两条猎犬和一名训犬的吐蕃人,追索着一伙败兵,进入这里的。

布哈拉作为大食国外乌浒河省的核心地区,大食人还是在这片地区下过一番功夫的,因此就算唐人入主康居城后,在距离部分城市较远的地方,局势还是有些混沌不明,流窜的盗匪和乱兵威胁着当地的商旅,甚至有人打起自立自治的旗号,试图与外来者讨价还价。

还有一些逃散的大食军队残余和那些地方上穆斯林结合起来,用恐吓和谣言裹挟了相当部分当地人,变成潜在的第三股势力,他们不敢正面对抗唐军的兵锋,却在在偏远的乡村中坚决抵制来自布哈拉城的任何命令。在他们的背后,据说来自木鹿城的奸细和探子的手笔。

因为作为征服者的唐军,需要善后处理的事情还真不少。

因此最初的策略是,占住大路,放开两边;以移民和屯军据点,控制交通干道周边三十四里内为警戒区,确保主要通道的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