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幻之盛唐 > 第1361章完结

第1361章完结

我走了出来,就看见台阶上黑压压一大列的人群,见了我赶忙争相行礼请示,他们也是闻讯抢来觐见和探望的军将,可见他平日的人望和手段。yueduye.com

虽然详谈甚欢,但是既然醒来了,就意味这现下的格局,也要出现一些微妙的调整,就算他不能马上视事,但是资历和名分放在哪里,他自然而然会成为我治下这个二元指挥核心的一极,有些东西也需要再磨合。

比如岭西行台原本幕府班底和帐前虞侯军各都,

他们就是所谓高家军的成员,从大名鼎鼎的杨家将到岳家军,xx家军这种军事组织形式,在古代封建王朝的发展历史中中,是层出不穷的事物,汪汪也代表了具有相应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精锐部队,当然伴随而来的浓重的个人色彩和山头主义。

无论是卫伯玉,或是韦韬,乃至小杨、李莪、这些二三代将领身边身边也有类似的存在,道理很简单,经过了出生入死的长期战斗之后,因为战火用培养成的信赖默契和过命交情,让这些军将会自然而然按照亲疏远近的相性契合度,行成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新兴团体,而他们之中的某人,有了地位和部下之后,也会优先考虑提携拉拢与自己亲熟的人,来组成自己的班底,以更好挥如臂使的发挥效能,追逐功业。

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结成了各种,以亲族婚姻上下级战友师生同年等关系,为纽带和巩固手段的部曲亲信子弟等追随者群体,然后随着他们参与作战次数增加和功劳名声的渐渐变大,各自援引外力和靠山来加强自身的势力和凝聚力,自然而然被划分为一个新兴的派系,或者一个新的将门世族就此诞生。

这种小团体和山头是军队中最多见的常态,哪怕是近代军队也不能免俗,只要有人际关系存在的地方,都会有类似的存在,着并不是什么问题,只要有足够制约和监督的手段就好。

……

疏勒镇城外,占地广阔的西山别馆里,一批穿着浅绯和青蓝颜色崭新官服,新到任的年轻官员,也站在投过名帖,等待接见的序列里

他们大都是属于朝堂争斗派系侵轧的失意者,或是因为某种缘由不得不远避中枢的志愿者,于是比较体面的发遣安西,在原本的品秩上提上一两阶,到远离京师数千里外的外域做一个远官,就成了打发很多朝堂失意者的好去处。

相比专门用来间接贬死和流亡的岭南一带,那种湿热瘴恶之苦地,安西的条件和规格,都要稍微高一些,很适合一些有心退避朝堂纷争,又不想放弃品秩和前途的人。

让他们成群结队跑出来的,却是因为新进的朝堂变局。

泰兴朝不过才到了第七年,随着诸位横跨三朝的资深元老、重臣的相继去位和致仕,天子把握朝纲也越发的游刃有余,在这种政治更替和利益交换斗争妥协的情况下,各种分裂和重组,衍生出来的政治派系和团体,也变得纷繁错杂起来起来,但是皇权和天子的威信,却是更加的凝聚。

其中比较稳定的,就算是屈指可数的那几个将帅背景的朝堂代言势力了,一心求稳的话可以投靠他们,但是作为军队背景过深的,要想再往上发展,达到一定层次后,选择空间就会变的很小。

但只要获得认可,那就可以依靠这张大网编织的渊源,过的相当舒服。

就像当年的那只韩措大,明明是灌园小儿的泥腿子的出身,依靠很有些奇思妙想而在军器监别出蹊径,愣是屡屡跳过资序的轮转,破格跻身为从五品的寺监中,还坏了嗣赵王图谋日久的好事,将平康里的花魁拐回家去从良,然后马上自请去安西远任,连嗣赵王都无可奈何,现在听说也混的风生水起的,却是不思国中的一任封疆干臣。

但真正到了安西都护府,你可以不鸟总持军政的大都护,也可以对诸镇都督、藩王不做理会,可要是恶了这位西山别馆的主人,别说无缘无故的暴毙在家里或是横死道途,有时候连躺在某个无名山沟暴尸荒野的机会都未必有,直接在任上身败名裂背负着抹不去的重罪,弃置潜逃玩人间蒸发了。

【西北偏北】第七百三十五章 扶颠始知筹策良(三)

无论上层是如何的考虑,普通人的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的。

漫天飘落风雪间隙,那些退役或是转任地方的老兵们正在查看自己的新家,他们往往带着当地取的老婆和便宜儿女,收拾着大车上帮下来的家私杂什,累的满头大汗而干劲十足。

人称宇文包村的宇文拔都也在其中,他带着年少的妻子和岳母打算搬到远方的新家,当地的女人村里,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