娴昨天沒有能够看到工科发榜。今天自然不想再错过了。便和伏完他们一起出门。
然而。今天大街上的气氛有点紧张。细心的伏寿发现多了很多手持刀枪的士兵。这些士兵穿着崭新的黑衣黑甲。出沒在大街小巷。不时有些袒胸露臂。纹身刺青的汉子被他们从人群中揪出來。五花大绑。不知道押去了哪里。
经过昨天一声虚惊。伏完一家都知道这些闲散汉子都是些泼皮无赖。就连官府的衙役平日里对他们也头疼三分。但是。这些当兵的可不惧怕他们。一个个杀气腾腾。稍有反抗便会格杀勿论。一路上已经看到六七具死尸被拖出城去。剩下的闲汉们都胆战心惊。全无了往日的嚣张。
其实。襄阳城中的百姓也好。商贾也罢。都受够了这帮泼皮的窝囊气。只是告官又告不着。和他们争闹又沒有那个精力。往往都选择忍气吞声。以致这些泼皮们越发地胆大妄为起來。竟然将地盘弄到了幻术馆门口。甚至买通巡检。现在。看到这些泼皮全被抓了起來。百姓们无不欢呼雀跃。拍手称快。甚至有人在大街上点燃了爆竹。
整个抓捕行动持续了一个多时辰。就连那些在大街上横冲直撞的纨绔子弟今天也收敛了许多。生怕一不小心被当作闲汉给抓了起來。襄阳城又恢复了往日的清朗。
但是。大家翘首以待的武科三甲游街的情景并沒有出现。只有一队士兵从东城区走了出现。敲锣打鼓地宣读着告示。今年的武科三甲全部空缺。只取十二名武士。充入军中担任校尉一职。
在荆州军中。校尉属于低级军官序列。将來如果能够累积下战功。也有机会可以升为将军。作为一个普通平民百姓來讲。能够通过考试当上校尉也算不错了。只是对于围观者來说。难免有些失望。
这些都是由于马芸坚持宁缺勿滥的政策。进榜的这十二名武士在考试结束后的第二天都曾经和典韦或者许褚交过手。结果沒有一个人可以在他们手下坚持上十个回合。而且是在他们两人沒有出全力的情况下。为了首次武科考试。到底要不要公布三甲的问題。蔡邕、沮授、田丰他们商量了几天。意见都不能统一。最后还是马芸拍板。本次武科考试沒有三甲胜出。开玩笑。要是大汉的首届武科状元上了战场。被人家三个回合斩于马下。那不成了天大的笑话吗。
虽然马芸沒有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想想却也正常。像张飞、典韦这些顶尖高手。只要能够记得起名字的。不是已经被刘欣网罗。就是已经被其他诸侯招纳。而士族、官宦和世家子弟想要参军的话。如果沒有意外。一般都可以直接担任官职。是不会來参加这种科举考试的。并且首届科举考试的名声还沒有打出來。來参加考试的士子來源还比较局限。
见到沒有热闹可瞧。围观在东城区外面的士子百姓一哄而散。各自忙着自己的营生去了。伏完一家也只得打道回府。
第三天。襄阳城再次热闹起來。今天是文科发榜的日子。这也是本次科举考试的重头戏。最终入围的十二名读书人直接就有机会担任郡县的长官。
由于前两天的发榜都出乎了大家的意料。所以在昨天晚上。有些赌场已经悄悄开出盘口。赌一赌今天到底有沒有三甲。或者三甲中会出现几个人。一些有关系的人也开始到处打探消息。可是。直到今天清晨。还是沒有半点风声透露出來。赌场、妓馆在当时都是合法的营生。但是以科举结果为博彩的对象却是头一遭。
等到发榜的时候。果然见一匹骏马驮着个书生。在一众士子的前护后拥下。走上了街头。听说这个人便是今年的文科状元。人们纷纷拥向前來。只见此人三旬左右年纪。脸色微黄。身材瘦小。貌不惊人。都不觉有些失望。却有更多的人想到。连这样的人都能高中状元。那我为什么不能去试一试呢。于是。一个个摩拳擦掌。暗下决心。准备苦读三年。参加下一届的科举考试。
原來。经过蔡邕、沮授、田丰、蒯良四个人的连番审议。最终呈报到马芸面前入围三甲的一共有两个人。一是南阳人岑晊。写了一篇华文。二是武威人贾诩。写的是一篇策论。马芸想都沒想。就在贾诩的名字上面画了个圈。将他点为今科状元。这才拿起岑晊的那篇文章。大略读了一下。便扔在一边。淡淡地说道:“满篇皆是华丽的词藻。却无一丝独特见地。全无用处。这种人不取也罢。”
蔡邕等人都对岑晊的文章大加赞赏。却沒想到竟然被马芸一撸到底。连十二名都取不了。至于贾诩的策论。文章虽然也不错。但是书法却不怎样。而且里面还有几个错别字。本來在可取可不取之列。居然被马芸点为了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