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二年,初开西邸卖官,入钱各有差。
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百万,其中德次应选者半之,或三分之一,于西园立库以贮之。
或诣阙富者则先入钱,贫者到官然后倍输。
又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
如今西园之中多财富,灵帝时常往来其间,观财物无数,多有感慨。
今日他正作画西园之中。
画上风光已成,刘宏将手中的狼毫放下。
纸上园林风光,山水缥缈,不见半分铜臭之气。
此时有侍中杨奇侍奉在侧。
灵帝转头笑问道:“杨侍中以为朕这幅画如何?”
“缥缈深远,极得书画真意。”杨奇恭声应道。
刘宏笑道:“山水之作,孤高清远方为上品。只是人生在世,画外之人却是无论如何都离不开一个钱字的。”
“说来倒也有趣,论画上意境之清幽,往往贫寒之人画作反为最佳。富贵之人倒是画不出这般意境。”
“这画上的空悠意境,又如何不是读书人的一种妥协。求不得富贵,便去寻这缥缈之意。”
杨奇应声而答,“陛下之言有理,只是书画一道终是小道。士人之正途,在齐家治国,非为此纸上工笔。唯有不可走上仕途之人,才会专攻于这蝇营小道。”
“依卿之意,是朕卖官阻了贫家子的晋身之途?”灵帝哑然失笑,他低头盯着杨奇,言语之间带着些深意,“杨卿,即便朕不卖官,这些官职就能到他们手中不成?”
杨奇一愣,竟是一时之间不敢言语。
杨奇出身弘农杨家,是昔年关中名臣杨震之曾孙,而杨家是论底蕴不在袁家之下的世家大族。
灵帝的意思他自然明白。
可越是明白,他越不敢开口言语。
灵帝笑了笑,倒是也不曾为难他。
“卿以为朕何如桓帝?”
杨奇略一沉吟,还是开口道:“陛下之于桓帝,亦犹虞舜比德唐尧。”
刘宏沉默不言,望了杨奇片刻,这才开口道:“卿强项,真杨震子孙,死后必复致大鸟矣。”
杨奇应道:“此臣之幸也。”
昔年杨震受冤而死,有大鸟立于其坟墓之上,良久不去。
灵帝笑了一声。
忠臣是忠臣,可惜不能为他所用。
他有时真想直接与这些世家子问上一句。
家国天下,于他们心中,何者在前?
……………………
日暮时分,刘备在雒阳城中闲逛。
今日他本是去寻贾诩筹谋些日后之事,不想平日里极少出门的贾诩竟是不在雒阳城中。
他边走边在心中思索贾诩的去向。
他倒是不担心贾诩的安危,毕竟论起自保之术,即便是他也要自认在下风。
只是能让贾诩亲自出门去料理的,定然不是什么小事。
“刘君。”
身前不远处忽的有人喊了一声。
刘备收回思绪,抬头望去,发现发声之人原来是数日之前见过的韩浩。
韩浩跑了几步,来到刘备身前,“当日听闻刘君提及伤兵之事,浩还有不少事想要询问刘君。本想去缑氏山上拜访,不想今日就在此处相遇了。”
刘备笑道:“既然韩君有问,备自然是知无不言。今日左右无事,你我去酒舍边饮边谈就是了。”
韩浩自然也乐得如此。
两人并肩谈笑着朝东门走去。
只是走着走着刘备忽的停住脚步。
韩浩抬眼看去,见刘备正转头南望,一瞬不瞬,面上带着浓重的疑惑之色,他开口问道:“刘君可是有事?”
刘备转回头来,笑道:“倒是不曾有什么大事,只是方才似是见到了一个故人。韩君,看来这饮酒一事,咱们要稍稍拖延一二了。”
他抬手指了指南方。
韩浩明白他的意思,两人迈步朝着南方而去。
两人在大道之上左折右转,最后跟进了一条没有行人的小巷之中。
“我还当时是谁,原来是玄德。”于两人身后有人开口笑道。
刘备转过身来,笑望向那个去而复返的枭雄,“孟德何归来之速也。”
站在刘备身后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