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gyankan.com
一些老臣子的内心颇激动,他们以为自己有生之年,怕是不能再看到萧敬在朝会上的威仪,他们为着萧敬终于「迷途知返」,而深深感动。一众年轻的大臣则是小心留意着萧敬的反应,想在他的龙颜上看到他改变的端倪。当然,他们甚么也看不到,也就计算着自己可如何适应这改变。
明明有没有朝会,所有人都需要按着自己的角色演下去。然而,情势毕竟是改变了,才让大家的思绪变得纷乱。
萧敬没有解释自己的到来,也没有让大臣有准备或适应的时间,他已令中书令钱务贯开始第一项议题。
众人讶异于萧敬对国政的圆熟,像是他不上朝,便是他一直没有工作——这是众人的看法。他们倒是忘记了自己每天都是按着萧敬的奏折推行政令。要是大臣一个闪神,不能回答萧敬的问题,萧敬只是冷冷地看着他,让大臣被看到无地自容。他的眼神好像在说,或许大家都忘记了朝会的节奏,才会如斯失态,但他可没忘记,而且一直观察着。
这天的朝会,不知怎的时间过得很缓慢,大家心中觉得很难熬。就在大家期望朝会快点结束,好回去自己的部门休息时,萧敬却送给大家一个「惊喜」。
「宣梅涤熏上殿。」
梅涤熏回到朝廷?不少大臣的目光,投向大门外,梅涤熏清臞的身形,再次踏进瑞庆殿。
「朕在嫏嬛阁旁设正渊阁,以梅卿家为阁首。他会以咨政的身分,与三省首长一起议政,」萧敬看向礼部尚书冼刚,「冼卿家,你在国子监中挑选六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协助梅卿家处理公文。」
「臣领旨。」冼刚道。
江公公的一句退朝,才让大家松了一口气。这样的改变杀大家一个措手不及,让大臣们急于找到应对改变的良方。朝会内,南北两方的势力,均思考着自己的角色可如何演下去。有些人已走过去与梅涤熏聚旧或以南方人的身份攀关系;有些人则开始打听萧敬改变的原因。
不知由谁开始说起,朝臣知道了蒲兰心的回来,大家把目光投在礼部侍郎蒲令恺身上。蒲令恺当然提供不了甚么消息,而他们希望能在梅涤熏口中套出情报,亦不过是妄想。
天秤上的两方势力,只要找到平衡点,便可一直相安无事地并存下去。但当另一方感到自己的优势回来,而对方因此感到威胁,平和的假象便会崩溃。
十年前,蒲兰心离开,易姿容成为皇后,这样的转变,部份北方贵族感到不安,怕自己的权势受到威胁。但有些人想到能因此一挫蒲家的锐气,倒也大快人心。易姿容本为南方轩国的长公主,她不肯向北方贵族靠拢,支持南方人,是一件明白不过的事。只是,北方贵族并不理解易姿容的偏袒。他们以为她会明白自己在宫中的处境——没有贵族可凭依,而与他们合作。偏偏,剧本并不如他们想象般发展。
易姿容虽嫁予萧敬为妻,就算成为皇后,心中始终放不下自己是南方人这想法。她不肯卖北方贵族的账,只偏重南方的文士,让北方贵族甚为不满。这时,他们才想到蒲兰心的好。
就算是北方贵族出身,蒲兰心也明白平衡南北两方势力的重要,她既重用北方贵族,也选用南方有能之士。梅涤熏能以南方寒士,成为淳国史上最年轻的中书令,便成为一时佳话,也让南方人更愿意为朝廷效力。
奢想易姿容能有蒲兰心的智慧、政治识见与胸怀,本就强人所难。就算明白自己当年下错赌注,也不能再开赌局,然而,如果蒲兰心回来,事情便会再有转机。
另一边厢,年轻的南方的官员只是听闻过蒲兰心的手段,并未一睹芳容,故不知她的回来,代表着甚么。只是,他们不会不明白自己的处境,失去了坚实的靠山,情势岌岌可危。要是这一场仗输了,便等如赔上己方势力十年来的努力,一切付诸流水,所以轻忽不得。不能让蒲兰心的回来,具有任何意义,否则,他们便很难再在朝廷内有立足之地。
退朝后,南方官员立即聚起来,他们打算到翰文阁找太子萧衠,一起商讨日后的走向。事实上,当萧敬再次上朝与蒲兰心回宫的消息在早上传入萧衠的耳中时,登时让他酒醒了大半。整个早上,他待在峰遒殿中,思绪起伏。是以他一早到了翰文阁,等待南方大臣的消息。
对于父皇身边女人的离去与归来,他没有甚么兴趣。但如果这个女人的归来,代表着他将失去一切,这却是不得不在意的事!
萧衠与南方官员一会面,立即交换自己手上的消息。前太子萧衡没有随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