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看见了又如何呢?此时的鸣沙山、月牙泉跟她曾经见过的、画过的终究不会一样了,“算了,太远了些。kanshuqun.com”
裴行俭松了口气,“也好。最近赶路辛苦,好容易有一天空暇,你还是多歇着才好。“琉璃虽然从不抱怨,略有风景可看便兴致勃勃,但手脚却一日比一日冰凉,若是这天气再冷下去,接下来这一千多里又是连马车都坐不了 他搂着琉璃的手臂不由紧了紧。
琉璃回头微带疑惑的看了他一眼,“想起什么了?”
裴行俭笑道,“在想敦煌里有哪家饭铺做得好,我看你这一路吃得都少,这两日定要多吃些好的。”
琉璃叹了口气,“只要不是羊肉,做成怎样都好。”
裴行俭不由失笑,“你这样一说,我也发现自己当真是吃得有些腻了。”
两人随意说笑着,眼见便到了敦煌城下,太阳已向西坠,等待入城的驼队却还排得很长,裴行俭微微皱起了眉头,“城门人杂,你先回车里歇着。”
在车队前面的安十郎,此刻也正是等得有些不耐烦,却见从城门奔来一匹枣红马,骑者远远的便笑道,“十表兄,你们可算来了!”
安十郎也笑着迎了上去,“十六弟,一年不见,你倒是生得越发威武了。”
安十六郎不过十八九岁年纪,个子生得高,面貌却还嫩,下巴的胡子丁点也舍不得歉去,听了这话便笑眯了眼,“哪里能跟十表兄比,十表兄如今都能独当一面了。家父日日拿着你教训我!”
两人寒暄了几句,安十郎便指着身边的长队问,“今日这是怎么了?我算着并不是什么节庆,难不成这边也和凉州似的严查出关商贾?”
安十六郎带马走近几步,压低了嗓门,“并是不为商贾,却是西州那边派人过来迎接朝廷新遣过来的一个什么唐人官员,这几日每个从东门进城的商队都会多问几句,今日来的商队又多,这一问便比平日更慢了些。”
安十郎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裴行俭正把琉璃又送上了马车,不知在低头叮嘱着什么。他心里不由一动,对十六郎笑道,“我们商队里这回也有唐人,你略等等,我去问一声便回。”说着拨马到了裴行俭身边,低声把事情说了一遍。
西州的那位蘜都护竟然派人千里迎客?裴行俭看着那扇高高的城门,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第11章(上)敦煌惊艳
一进敦煌城门,车外的风声突然便消失了,在蓦然密集起来的车马声、人语声、驼铃声里,还交织着从好几个方向传来的琵琶清响和欢歌笑语。
琉璃忙挑起窗帘往外张望:黄昏的敦煌街道竟然依旧是一副熙熙攘攘的情形,半点没有日落而息的自觉,除了进城的车马驼队,还有穿着唐人衣冠的士庶男女行色匆匆的走过,琵琶声则大约是从探出坊墙的高楼上传下来的,透着一股奇异的明快。
待到马车转过街角,进了一处坊门,坊内道路两边更是邸舍接檐、酒肆林立,路旁行人摩肩擦踵,各种酒肉香料的味道隔着窗纱扑面而来。
琉璃突然间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回了西市,仔细看了几眼,才发现这里两边的店铺并非像西市那般一览无余,只是进出的客人明显比西市还要杂上几分,各种肤色打扮的男女老少都有,看得人几乎眼花缭乱。琉璃暗暗告诉自己,不必少见多怪,这才是敦煌只是当看见两个面色酡红的僧人脚步微晃的从一家酒肆走出来时,还是忍不住揉了揉了眼睛。
马车行得并不算快,好一会儿才将那两个僧人抛在后面,往前又行了一段,拐进了一处略窄些的街道,眼鼻耳终于都清静了下来。沿路院墙高耸,几处乌头门都极为高大,看去似乎不是平常人家。
她正看得出神,只觉微微一震,马车停了下来。小檀忙打起帘子,琉璃带上帷帽,弯腰出来,还没来得及抬头多看一眼,几个婢女已涌到车前,问安的问安,放踩凳的放踩凳,搀扶的搀扶,转眼间琉璃便发现自己坐上了一抬四人的肩舆,平平稳稳的向门内走去。
她忙左右看了几眼,天色已有些暗了下来,带着帷帽更是触目一片昏昏,只看得见不远处裴行俭和安十郎在与人行礼寒暄,另一架檐子则抬向了自己后面的那辆马车。想到裴行俭适才的叮嘱,她定了定神,端正的坐在了檐子上。
进门大约走了一箭多地便转入屏门,路边的景致顿时为之一变,琉璃知道这是进了内院,随手摘下帷帽略打量了一番,却见花园不大,树叶凋零,流水冰封,饶是如此,看去依然是十分精致秀雅,林泉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