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话史记 > 分章完结阅读7

分章完结阅读7

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liangxyz.com穷得都没钱葬母,却依然为母亲选了一个旁边“可置万家”的风水宝地,人韩爷超级自信,知道自己会混得远远超过村里的同龄人,乡民们想知道我为什么这么狂?本公子懒得和他们说,说了他们也不懂!

谁与争锋话韩信 二、萧何月下追韩信(1)

等到项梁带兵渡过淮河,韩信认为自己苦等的机会终于来临。穷得叮当响,也好,连收拾打包都免了,就拿了老别在腰里的那把剑,利利索索就去给项家军当兵吃粮去了。小子以为韩信此时的情绪是兴奋的,而并不是和那些要神话韩信的人所说的忧国忧民。拜拜了,弟兄们,看俺不混出个人样,誓不回来!那时候你们才知道马王爷原来生着三只眼!

韩信在项梁麾下并没混出个名堂,大概也就小兵一个吧,“无所之名”。项梁败死以后,所有的“遗产”为项羽继承。在项羽手下,韩信的地位稍有提高,“羽以(信)为郎中”,就是后人提到韩信时所说的执戟郎中。

说穿了就是个警卫兼仪仗队员,找一拨子长得高挑上眼点的,每人整把大戟,笔挺挺往过道那儿一戳,威风!这说起来韩信韩爷外表也是威武雄壮的,呵呵,又是一帅哥!不过小子以为韩爷的帅气和陈平陈哥是不一样的,韩爷的帅应该是更显阳刚一些,总不好整个小白脸做警卫吧?

并没有人提到过韩信在项羽手下担任过更高的官职,然而韩信“数以策干项羽”,一个小小的警卫能够数次为楚军的最高统帅出谋划策,一方面点出了项羽善待下属的一个侧影(后话,提一下),另一方面也说明韩信韩爷为一展抱负所作的努力,要抓住任何的机会施展所学!

奈何项羽自己也是个不世的军事奇才,指挥作战素来让人闻风丧胆,从而对自己的才能自信到了刚愎自用的程度。对韩信的策略,“羽不用”,可以理解,连他手下的头号谋士范增范亚父的话,人还爱听不听呢。

等到“汉王之入蜀”,在项羽手下看不到前途的韩信,终于决定跳槽,不是说树挪死,人挪活么?换家公司,碰碰运气吧。当然也不完全是棉絮包脑袋,撞哪儿是哪儿,汉王刘邦在入关灭秦之后,在关内一系列手笔,是获得了广泛的赞誉的。这次被下放到边远山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依然有“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韩信也做了其中之一,“亡楚归汉”。

韩信初至汉营,依然“未得知名,为连敖”,“连敖”大概也就是相当于一个连队的炊事班长那么个后勤小官吧。有什么办法?这一家伙过来的“数万人”呢,个个都高官厚禄的话,那只好刘邦反过来给他们打工了。

然而人韩爷可不这么看,俺韩爷是谁?您让俺跑这儿当个小小的街道妇女主任,简直开玩笑!于是工作上马子虎子,心不在焉。得,整一渎职罪。刘邦之入巴蜀,尽管后无追兵,然其后勤保障,也是极其艰辛的。于是韩信“坐法当斩”!

和韩爷一块被绑赴刑场的共计十四人,就看见寒光闪闪,咔嚓咔嚓,“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呵呵,这儿有点追求艺术效果了,哪那么巧,刚好韩爷就是最后一个啊?咱不管它,反正只要韩爷不是第一个就成。

看看这吃饭的家伙一会儿就得搬家,韩爷那个不甘心哪,我韩信一身的本事还没施展呢,就这么糊里糊涂地交待了?于是“信乃仰视”,看看能不能找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嘿,还真给他找着了,“适见滕公”。滕公就是刘邦的铁哥们夏侯婴,那是地地道道的上层集团人物。

世多有猜测滕公是监斩官者,小子以为不然。第一,军队里斩这么几个小人物,家常便饭。都要滕公这种重量级的人监斩,他们不累得腿肚子转筋才怪。第二,如果是监斩,韩信应该能一上来就看见他,没必要等到轮到刀斧手站他后面了才“适”见滕公。多半是夏侯婴刚好路过,被一直在抬头张望的韩信看到。

韩信马上大叫起来,“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呢,“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这就怪了,一个死囚临斩前喊点子“老子二十年后又是条好汉”之类的豪言壮语给自己壮壮胆儿,这“言”有什么“奇”啊?

大多数看官在这儿都未求甚解,cctv有个什么节目,请的好像还是个教授,讲韩信,也是糊里糊涂就放过了“奇其言”,而在“壮其貌”上大做文章,呵呵,你以为夏侯婴是gay啊?没见“奇其言”还在“壮其貌”之前吗?

那么这句话到底有什么奇呢?这得来看当时汉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