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斗争,那就请我们最好的领袖毛主席、项主席、周恩来同志、任弼时同志,或者到苏联去请斯大林同志或请列宁复活,一齐到上下溪南,或者到其他地方去对群众大演说三天三夜,加强政治宣传,我想也不能彻底转变群众的情绪。kanshupu.com”
罗明在信中建议:“把长汀东部、连城南部和新泉县打成一片。其目的一是
配合江西苏区向北发展,打破敌人‘围剿’;二是防止龙岩敌十九路军向连城、
汀州和瑞金进攻;三是巩固这个后方,使杭永岩不致陷于孤立。”
罗明在信中说:“我拥护、传达和贯彻了毛泽东同志关于建立、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及反‘围剿’斗争的各项指示。实践证明,毛泽东向志总结的三次反‘围剿’战争的经验和关于第四次反‘围剿’的指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配合主力红军的运动战,使主力红军能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是完全
正确的。杭永岩在第二次反‘围剿’时,受‘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响,采取分兵
把守的战术,以致被迫退出虎岗,就是活生生的教训。在第四次反‘围剿,斗争
中,闽西苏区认真遵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部署工作,取得了许多胜利。1933年1
月下旬,连城群众的游击战争配合中央红军主力的运动战,在湘口消灭了由漳州
经龙岩向连城进犯的国民党十九路军一个旅,这也充分证明了毛泽东同志指示的
正确。
“我们总结了五个月来杭、永、岩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的情况和胜利经验,其
中主要的是运用游击战争的十六字诀,取得了三次较大的胜利。”
所谓十六字决,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是毛
泽东在井冈山时的创造。
罗明的报告是公开写给省委、中央的,在组织程序上是合法的;报告和意见
的内容,也是实事求是的。所以说,罗明尽了一个党员、下级的应尽之职责。然
而,这些意见却与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大唱反调。博古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
看了罗明的意见信,博古十分恼怒,在中央会议上说:“这是对革命的悲观
失望,是机会主义、取消主义、逃跑退却路线。可以说,这是一条彻头彻尾的罗
明路线。这条路线的形成,有其悠久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省委要在组织上开
展反对罗明路线的斗争。”
博古所指的“罗明路线”实质上是指“毛泽东路线”。慑于毛泽东的地位、
声望、影响和共产国际的态度,博古不便公开点毛泽东的名。
1933年2 月,在博古的发动下,一场“反罗明路线”的斗争,在中央苏区及
邻近苏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1933年2 月15日,中共苏区中央局作出了《关于闽粤赣省委的决定》。
《决定》指出:“省委是处在一种非常严重的状态中,在省委内的一小部分
同志中,显然形成了以罗明同志为首的机会主义路线。这条路线对于目前革命形
势的估计是悲观的,对于敌人的大举进攻表现了慌张失措。他们主张党应该放弃
这一苏区根据地,向着后方退却逃跑。这一路线甚至公开走向了取消党,取消群
众革命团体的取消主义道路。为此,中央局决定,在党内立即开展反对以罗明同
志为代表的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
2 月16日,博古亲自到红军学校第四期毕业生党团员大会上作政治报告,报
告的题目为:《拥护党的布尔塞维克的进攻路线》。
博古宣称:“在我们党内(很可惜的,甚至在党的领导同志内),有一部分
动摇懦弱无气节的小资产阶级的分子,受着阶级敌人的影响,充分地暴露了那种
悲观失望,退却逃跑的情绪,以致形成他们自己的机会主义的取消主义的逃跑退
却路线,反抗党的进攻路线,妨害党的布尔塞维克的动员群众。
这个机会主义的退却路线最明显的代表者,便是福建省委的代理书记罗明同
志与新泉县委书记杨文仲同志。“
博古还号召:“每个中国的布尔塞维克应该团结在共产国际和党的进攻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