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长征前后的岁月 > 分章完结阅读23

分章完结阅读23

派土地部秘书王观澜到瑞金叶坪乡,和县、乡负责人杨世珠、

朱开铨选点试点。w61p.com毛泽东反复交待他们不要急于铺开。

然而,博古等人早在查田运动开始之前,就在《红色中华》等大造“地主不

分田,富农分坏田”的舆论,结果查田运动初期就走入歧途,各地越查越“左”,变成了查阶级。一时地主富农越查越多,许多中农、富裕中农被升为富农、地主,有的地方一代没查出名堂,就查二代、三代,甚至三、四代,直到查出第几代祖先是地主、富农为止,然后以“古”论今。实际上贯彻了一条“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从肉体上消灭地主,从经济上消灭富农的“左”倾土地政策。

许多中农、贫农、工人叫苦不迭,地主富农面临绝境,小商小贩纷纷破产。

苏区一时怨声载道,他们不明白,共产党本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何以一下子

变得如此……苏区出现了动荡不安的因素。

不断有人来找毛泽东,求毛主席为他们作主。

原来就不同意这种搞法的毛泽东愤怒了。眼见得“左”倾政策损害了中央苏

区人民的利益,损害了苏维埃事业,也影响了党在苏区的形象,毛泽东坐不住了。他说:“查田运动是查阶级,不是按亩查田。按亩查田要引起群众恐慌,是绝对错误的。”

“查田的目标是查阶级,而不是查分田。”

“不应该把富农成分当作地主对待。”

“侵犯中农利益是绝对不许可的。”

毛泽东大声疾呼:“要坚决反对查田运动中的侵犯中农、消灭富农的‘左’

倾机会主义!”

毛泽东不顾“左”倾路线占上风的势态,尽力减少“左”的土地政策带来的

损失。他根据实际情况,区分三种区域,作了不同的部署:在发展区域的中心工

作是没收与分配土地,在斗争落后区域的中心工作才是查田。毛泽东还为一些农

民“平反”,使许多被人为拔高成分的“地主”、“富农”重新回到了贫农、中

农行列。叶坪乡一位贫农因为其曾祖父有一些土地,在查田运动中被定为地主,

没分到田。在毛泽东的关照下,还了贫农的本来面目。这位农民带着全家跪在毛

泽东面前……

毛泽东的所作所为又惹恼了博古等人,他们指责他又犯了“右倾路线错误”。在他们看来,毛泽东是“不可救药者”,后来干脆将他的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一职也撸掉了,只剩下了有名无实的“国家元首”一职……

毛泽东专事后方工作,有声有色。

前方打仗,后方也要建设。在他的领导下,中央苏区成立了各级国民经济部,下设设计局、调查统计局、粮食调剂局、合作组指导委员会、对外贸易局、国营企业管理局等单位。

战争状态中的苏维埃国家怎样进行经济建设,马恩经典中没有现成的答案。

毛泽东经过一番思索,从中国农村实际出发,制定出苏区经济的总方针和一系列

政策。他说:“我们的经济政策的原则,是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须的经济方面的

建设,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同时极力改良民众的生活,巩固工农经济力量供

给战争。”要“加强国营经济对私人经济的领导,造成将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前

提”!

毛泽东还提出了具体目标:第一,要把农业放在经济建设第一位。他说:

“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它不但需要解决最重要的粮食问题,

而且需要解决衣服、砂糖、纸张等日常用品的原料即棉、麻、蔗、竹等的供应,

森林的培养,畜产的增殖,也是农业的重要部分。”

第二,发展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与保护私人经济同时并进。

国营经济要尽可能加以发展,合作社经济可以成为苏区经济的巨大力量,要

加强;私人经济是上述经济的补充,只要不违法,就应加以提倡和鼓励。

第三,大力发展赤白贸易,调剂商品和货币流通。根据地日用工业品奇缺,

农副产品又滞销,工农业剪刀差扩大,毛泽东据此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利用

私人资本,保障贸易自由。

第四,发展根据地的财政金融事业。毛泽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