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长征前后的岁月 > 分章完结阅读46

分章完结阅读46

信任地说:“项英同志,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呵!”

在博古和李德看来,中央政治局成员中,项英是留下来主持工作的最佳人选。duoxiaoshuo.com

1937年4 月,继埃德加。斯诺之后,斯诺的妻子尼姆。威尔斯也到陕北采访,

她后来写成了一本《续西行漫记》。她未能见到项英,但在陕北的项英的战友们

向她介绍了这位传奇式的领袖人物。

尼姆。威尔斯是这样描述项英的:项英,从前一个武汉工人领袖,据说是共

产党中最有趣的人物之一。他作为一个兼具军事和政治才能的人,是跟毛泽东并

肩的。有人告诉我,“他在共产党内地位仅次于毛泽东。”

现在四十出头的项英,是最早的无产阶级共产党之一。他的父亲在他孩子时

便死了,把孀妇遗落在极端的贫穷之中。她试当裁缝来养活她的孩子们,儿女到

山中去采集干草和柴当燃料出卖。

项英十五岁做典当学徒,几年后地位升高了些,学会稍能读书。他敏锐

地自觉到自己是穷人却帮助富有的重利盘剥者去剥削别的穷人的这一种矛盾

;大半便是这一种对于重利盘剥的不平的洞鉴,使他后来在一九二三年二月七日

平汉铁路罢工的时候加入了共产党。他即辞去典当伙计,离开湖北黄吱县他出生

的乡村,以便把全部时间贡献给党的工作。

虽然他据说外貌并不动人,可他有一种有力的个性,懂得怎样获取社会一切

下层阶级的信任和援助。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五年,他是在各种工会里的党的组

织者,一九二六年是战斗的湖北总工会秘书,这工会支配武汉区的工人运动。虽

然向忠发那时是个工会的主席,据说工会的所有计划和政策,都是项英所草拟的,

他以“向忠发的灵魂”而出名。一九二六年末上海工人运动极度高涨的时期中,

项英当上上海总工会书记,并是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之一。那以后,他一向是中

国同业协会运动方面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做过支配这个运动到一九三一年的李立

三信任的副手。

项英进苏区时,他做政治局的委员,在苏维埃政府中占着负责的地位,在红

军主力于一九三四年离开南方去“长征”之后,项英留在后面,指挥一切余下的

苏维埃活动……

在中央政治局成员中,除了毛泽东、朱德,就数项英在中央苏区的时间长。

眼下,数十万大军如乌云压顶,人心思动。在这种情形下,谁愿意留?

谁不想走?留下来,意味着死亡!

然而,项英却危难受命留了下来。

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分局,由项英、瞿秋白、陈毅、陈潭秋、贺昌组成,项英

任书记。

与此同时,中革军委还划定瑞金、会昌、于都、宁都四个县城之间的“三角

地区”,为中央分局和中央军区最基本的地区和必须最后坚守的阵地。

根据中革军委的命令,林彪、彭德怀、董振堂、周昆、罗炳辉所属第一、三、

五、八、九军团先后撤出前线阵地,向瑞金、会昌、于都等地集结。周建屏、杨

英第二十四师和独立第三、第七、第十一团等部,接替了主力的防务。

1934年10月10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项英发布“大转移”

命令。

命令指出:“兹将军委总司令部及其宜属队伍组织第一野战纵队与主力红军

组成野战军同时行动,即以叶剑英同志任纵队司令员。”

第一纵队下辖彭雪枫、罗彬、武亭、陈赓和宋任穷领导的四个梯队。博古、

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李德等都编在这个纵队,邓颖超、康

克清以及电台、干部团也编在这个纵队。

与此同时,又编了军委第二纵队,由党中央机关、政府机关、后勤部队,卫

生部门、总工会、青年团、担架队等组成。李维汉任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邓发为

副司令员兼副政委,张宗逊为参谋长。

第一纵队代号“红星纵队”,第二纵队代号“红章纵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