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抗日烽火遍灵山 > 分章完结阅读25

分章完结阅读25

一个,三八枪的子弹从钢盔中穿过,那枪手仰面倒在地上还圆睁着眼。sangbook.com宋柱国满意的拍了拍枪柄,“好枪。精度不错。”一旁的王长胜说,这枪从火车上扒下来之后就没开过荤,平时我们都用短枪。

伪军警备队磨磨蹭蹭的摆好战斗队形的时候,宋柱国他们已经跑出了一里路之外。剩下的两个鬼子宪兵看到损失七个人之后,再也不敢追击,带着伪军们胡乱的放了一会枪,收拾好尸体,便退回了镇厂。

这场小规模的阻击战影响最大的是王长胜。他亲眼看到了宋柱国和他的警卫们在战斗中表现出的那份冷静和言出必行的战斗纪律,本想接收张荫梧改编的他成了最积极拥护把镇厂游击队拉进山里整训的人。

马九和他的五个马弁在镇厂集市中被宋柱国他们干净利索除掉的消息传开了,这震撼的效果事先谁都没意识到:先是十几个人通过秦师傅加入了游击队,后来董文海的一个小队集体投诚。游击队伍在短短几天中一下变成了50多人。一向自负的常富也被宋柱国他们深深的折服,极力主张把部队拉进山里整训。

宋柱国当机立断,通过耿普发报,调来了三大队副大队长谷维新以及原来干过铁路的二十多人和常富的镇厂游击队混编成支队的铁路大队,任命谷维新为大队长兼政委,应大权为第一中队队长,常富、王长胜等40多人全部进山集训。

事实证明了宋柱国这步棋的战略意义:谷维新带着应大权的一中队在不长的时间先后剿灭了民愤极大的董文海部和专搞磨擦的九区民团,打通了平西根据地和晋察冀根据地的交通线。

常富和耿普一见如故,连铁路大队的二中队长都不愿做,自愿担任特务连的警卫排长,后来在他的努力下,特务连的警卫排不到一年时间扩充到210人,直接升为支队的警卫连,常富也成了副营职干部。王长胜在整训结束后回铁道大队担任二中队队长,第二年在谷维新抽调到晋察冀军区后担任铁路大队大队长。因为个上与宋柱国极为相似,一直为宋柱国所倚重。后来受张荫梧的影响,在政见上产生迷茫,违反了支队作战命令,造成部队和根据地损失,愧而开枪自杀。

27. 第二十一章 囚笼政策

第二十一章囚笼政策

1940年,华北方面日本派遣军司令官多田骏为了巩固平津一带的形势,在平西地区加大了“囚笼政策”的推行力度。他调集了一个师团的日军,加上伪蒙疆军、伪治安军,一下凑集了1万多人的队伍,以各县城为中心,逐步向我根据地推进蚕食。一方面开始修筑怀来到北平的铁路,另一方面强行征集民工修筑各县城到各主要集镇的公路,并在公路沿线每隔五里修筑一炮楼,三里一岗哨。军区为了避免与日军正面作战,跳出了外线。并指示宋柱国游击支队利用山区的地形开展游击战,保存自己的实力。

张波前段时间利用部队整训的空挡,带着通信排,在灵山的各个山峰上都架设好了电话线。需要的时候只要在隐蔽处找到线头接上电话机就可以联络。他还安排几个大队在两处进山的路口上改造了工事,重点是交通壕的连接,部队纵深活动的余地大大加强。部队这次对反扫的信心更足了。

这次敌人的扫分成了十路,主要的一路六千多人就是沿永定河而来,而且这次跟以往不一样,多田骏似乎是铁下心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敌伪军每到一处都是修筑碉堡,建立伪维持会政权,有强大的兵力作后盾,宋柱国也一时拿不出办法。很快,敌人便侵占到根据地的附近。整个平西地区除洪山口附近的几个村子外都成了沦陷区,敌人的动机很清楚,他们是想在灵山与宋柱国的游击支队决战。

李文继的口里区况也一样,骑兵大队只得利用自己机动好的条件,和敌人打起了游击。

宋柱国和支委们开会一商量,统一了思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一大队、二大队从李家集方向迂回到敌人后面,先打击敌人兵力比较弱的几路,山里仅留下特种大队和耿普的特务连利用地形和敌人在山里兜圈,造成支队主力被困在山里的假象。机关人员除宋柱国外都随一二大队活动。粮食、机器和暂时不需要的物质统统搬进山洞。老百姓往山里疏散、转移物资的工作也都做好了。考虑到此次敌人清剿时间较长,除已经公开身份的党员、干部、积极分子外,其他老百姓都动员他们留下来和敌人**。老何他们故意安排了几个小山洞藏着部分粮食和不重要的机器物质,包括上次从飞机上拆下的两挺口径在12mm以上,找不到子弹的航空机枪,告诉老百姓,如果敌人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