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谁杀死了秦帝国 > 分章完结阅读30

分章完结阅读30

是以前战国时代所没有的。我们知道,一般攻城一方的牺牲往往可以是守方的十倍不止,因为攻方的伤亡非常大,所以出于恼怒,往往会在胜利后屠城。这位老将因此还为项羽创造了一个成语“噍类无遗”。“噍”,就是嚼吃东西。噍类无遗意思是,破城以后,把所有有咀嚼器的生物,全都杀死。

其实,刘邦也干过这样的事,刘邦和项羽攻破城阳以后,也屠之。但是,这是楚怀王来了以后的事情,举这样的例子,恐怕对楚怀王脸上也不好看。而且老将也不愿意说刘邦的坏话,虽然刘邦也屠过城(后来屠的次数似乎比项羽还多),但也许是人缘却比较好,老将故不愿意说。

老将说:“刘邦是个长者,素来宽大,气量不似项羽那样小。我们觉得,西攻入关,不能靠硬打,以前陈王胜和项梁将军,硬打,都失败了,像项羽这样硬打,也会失败的。越是靠近关中的地方,越是对秦比较忠诚的,到了关中里边,就更是了。所以必须是改派长者去,扶义而西,向秦本土的父兄讲明道理。这些秦本土的人,也被他们的主子搞得很苦,如果这位长者不侵暴,行道义,告谕秦国的父兄脱离他们的主子,或许是可行的。总之项羽不能派,他太骠悍了,如果激怒了秦人,只能误了大王的好事。”

这位老将啰里啰唆,但说得还似乎蛮有道理。楚怀王听了,又考虑再三之后,也就不犹豫了。另外,也许楚怀王还觉得,秦国的关中,富庶是天下的十倍,如果项羽被封在这里为王,那未来就是又一个“暴秦”啊。项羽居关中山河之险固,守财粮之富有,志欲膨胀,以临山东,他就成了统驾诸侯的皇帝了。总之,有一万个理由不能冒险让项羽去。

“为了安慰项羽,我们加封他为鲁公吧。鲁国这个地方,人最孬种了,而且在东边,让项羽去那里,就万不能兴风作浪了。”——不知是楚怀王想的这个主意,还是老将们想的,总之鲁公的封号就这么定了。

在接下来的朝会上,楚怀王把决定告知了项羽:“我们还是维持原来的决策吧,项羽将军忠勇可嘉,特加封鲁国公。北上救赵的大计,不毂就托付宋义上将军和项羽将军等一干众将了。”

项羽知道王命是不可违的,于是拜首施礼。

“鲁国廉节好礼者很多,倒是我喜欢的。”项羽心想。他特别喜欢礼仪之士。

楚怀王说:“所有一干众将,不论爵位高低,此次共赴大义,当竭诚一心。今日就在朝堂上,诸将列侯按年龄长幼,约为兄弟,从此义结同死,患难相扶,不负寡人以国事相托。”

众将皆感慨动容,有人甚至对这个想法呼起了万岁,表示魂灵被触及了。于是胖太仆蹿蹿地过来,安排诸将开始拜把子!

说是出生入死的兄弟,也不算牵强啊。不论西去还是北上,那都是九死一生,共赴王难的啊。

楚怀王深深明白这个道理,进攻同时必须做好防御。如果敌军卷甲疾驱来攻自己的老窝,自己境内之兵全部奔赴赵地了,那不就弄巧成拙了吗?

但是楚怀王不愿意让自己显得太有私心。“如果分了半数大兵守戍寡人,前方将士会怎么想呢?”

楚怀王把这个任务交给刘邦的砀郡之师,作为刘邦西行前的一部分职责,就好了。

刘邦是个长者,不但可以进攻,对于稳定所占领区也比项羽显得合适。而且,彭城以西北的山东、河南交连地带,也是从前刘邦追随项梁行动时的中原战区的一部分,刘邦比较熟悉这里的情况。

所以,当刘邦策马回到砀郡驻地的时候,很快就约集自己的数千军队北上,打回山东、河南交临地区去。听说老部队又打回来了,这一地区原来离散的项梁、陈胜军队旧部将士,趋之若鹜,十里百里来归。

虽然楚怀王给他的补充很少,收合了散卒之后也不过人马数千,但刘邦的丰沛两县精英将士善于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作战。他们首先行军八十公里到山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