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立刻想起上次避雨遇到的那户人家,于是曹真立刻告诉了曹操。
别人不认识赵忠,但是曹操手下却有不少人认识,比如荀彧、荀攸叔侄、还有曹操本人也见过赵忠。
曹操立刻秘密派人监视这户人家,然后偷偷的亲自去查看了一下,赵忠虽然年纪大了些,但是这些年日子过的还算不错,在逃出皇宫的时候,赵忠带了不少值钱的东西,所以这些年赵忠和少帝并没有吃到什么苦头,所以曹操一眼就认出来这名花白头发的老者就是赵忠。
……
“奉孝,此时该当如何是好?那个老者竟然是赵忠!这么说那个少年岂不就是……”曹操并没有把话说下去,他期待着郭嘉能够给自己答案。
曹操此时非常为难,刘辩的身份太过特殊了!当年灵帝驾崩,何进扶持刘辩即位,但是不足一月,宦官发动政变,刘辩便失踪了。之后董卓进京,手里拿出了一份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灵帝遗诏,拥立了刘协为帝,也就是现在长安的献帝。
但是这里却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刘辩该如何安置。当时刘辩失踪,但是并没有见到尸体,可谓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刘辩没有什么庙号,试想没死的人怎么给他安个庙号。
董卓本想废除刘辩,但是刘辩登基不过一月,没有什么过错,若是自己兴废立之事,恐怕天下之人都会不服,那样对自己极为不利,而且如今刘辩下落不明,大概已经不在人世,因此刘辩对董卓的威胁不大,所以董卓便没有去管刘辩的事情。也是因此,刘辩在名义上还有个皇帝的名号。
不过天不随人愿,诸侯还是联合倒董了,理由是董卓祸乱后宫,而且对何太后行了“无礼之事”。
不过如今献帝已经登基多年,而且文武百官都在长安,这使得现在刘辩的身份变得尴尬起来。俗话说国无二主,一旦刘辩的身份公开,会使得天下人左右为难。
此时郭嘉心中早有定计,只听见郭嘉笑呵呵的说道:“主公,这可是个大好机会,主公还是马上做准备,迎接陛下回洛阳的好!”
“奉孝是让我拥立大皇子为帝?”曹操不解的问道。
“不错!”
“可是长安那边……”
“长安那位乃是董卓所立!而陛下乃是先帝嫡长子!”郭嘉一语道破其中关键。
刘辩是嫡长子,灵帝驾崩理当刘辩即位。而刘协乃是董卓所拥立,自从讨伐董卓以后,天下诸侯无不认为董卓是个乱臣贼子,虽说董卓拿出了一份所谓遗诏,不过灵帝立这份遗诏的时候却没有人见证,这份遗诏的真实性值得怀疑,所以董卓拥立的献帝的合法性的的确确是个问题。
良久,曹操终于做出了决定。
第二零七章 张邈攻来
初平四年五月,曹操在洛阳附近找到了刘辩,于是曹操立刻拥立刘辩为帝,还都洛阳,一时间天下震惊。
紧接着,刘辩发出圣旨,立献帝刘协为陈留王,这也就意味着刘辩宣布刘协的皇帝不合法。而长安也很快做出了反应,在刘辩从新即位的第三天,长安就发出了圣旨,封刘辩为弘农王。
这时候天下诸侯的态度变得尤为关键。为了争取天下诸侯的支持,洛阳下旨,封袁绍为大将军,张德为太尉,吕布为并州刺史,复刘繇的扬州刺史之位。
刘繇本来是扬州刺史,但是后来献帝一道圣旨封袁术为扬州刺史,使得刘繇失业了。而少帝的这封圣旨却让刘繇有一种咸鱼大翻身的感觉,一时间刘繇对曹操感恩戴德。
而袁绍在接到少帝的圣旨后也是欣喜若狂,袁家四世三公,袁绍做梦都想让袁家发扬光大,大将军位列三公,所以袁绍痛痛快快的接了圣旨,袁家四世三公也变成了五世三公。
至于张德的太尉,曹操是有意结交好这位妹夫,可是张德却没有时间来接这道圣旨,如今张德陷入了两面作战的泥沼。
初平四年五月,在黄忠领大军进攻下邳的时候,张邈终于按耐不住了。
趁着张德主力全都在下邳的时候,张邈起兵六万,号称十五万,进攻青州。济南国,自从昌豨之乱以后,又成为了两军相争的焦点。
张德在济南布置了不少人马,不过目的不是为了防备张邈,而是防备冀州的袁绍。昌豨之乱后,张德命徐荣总督济南、临淄、乐安三郡,徐荣知道济南的重要,所以亲自驻扎在济南。
张邈这个人,在演义中没有太多出彩的表演。张德对他的印象也不深。按照张德的惯性思维,不出名的诸侯大概都没什么能耐,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