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中有“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qishenpack.com曹操本意是建二桥,可听起来也是“乔”字。见孔明如此一说,周瑜终于忍不住了,勃然大怒,大骂曹操老贼,并誓死抗战到底。此时的孔明仍旧故作不知还在说两个民女不足惜云云。终于此时的周瑜说出了真象,孔明连称死罪……
孔明巧借了曹植奉曹操命令作的一篇赋,巧妙地把“二桥”换成“二乔”,达到了激将的目的。此计无中生有也就是编织谎言,以达到目的。【曹操用计斩王?】
无中生有之计,曹操堪称行家。就那次在征讨张绣途中,士兵饥渴难耐,曹操为了抢时间,大喊:“前面有梅林!”于是士兵们人人努力前行个个争先……其实哪有梅林呀,曹操这招虽是骗人,可是士兵的嘴里出了点唾液,也能止止渴。
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秋,曹操的父亲曹嵩来曹操处路上,被护送的陶谦部将张?所杀,由此引起的曹操三伐徐州时。与想称帝袁术大战,此时的袁术兵力二十万,而曹兵十七万,在冷兵器时代,如此大规模兵力每天要耗费很多粮食。而此时全国各地大都荒旱无收,曹兵的粮草接济不上。怎么办?想要催军速战,可是无奈袁术就是闭门不出,而曹军的粮食一天天减少,两军再相拒下去,恐怕要饿死人再严重的话不仅会影响到战斗力也会影响到士气。
曹军中管粮食的仓官叫王?,来向曹操请示办法,曹操告诉他可用小斛发粮,暂且救一时之急。王?说:“如果士兵埋怨,怎么办?”曹操说:“我自有办法。”这样用小斛发了几天,粮食是省了一些,可军心不稳了,无不嗟怨,都说丞相欺众。于是曹操把王?叫来说:“我想向你借一样东西,以压众心,你不要吝惜。”王?问道:“丞相欲用何物?”曹操说:“想借你的头一用。”王?听后大惊(此物一人一个,岂能随便借人的,谁听了不惊?)的说:“实在不是我的过错。”曹操说:“我也知你无罪,可是不杀你,难以稳定军心哪。”王?这个冤哪,没办法,替人顶罪吧。
曹操杀了王?,贴出告示:“王?故意用小斛发粮,盗窃官粮,按军法斩之。”众官兵一看,原来是这么回事呀。于是众怨始解。
也正因为曹操无中生有这一计的成功运用,才使得曹军又一次化险为夷……
7-3程昱仿字诳徐庶 诸葛司马计相报
----------------------------------------------------
【程昱仿字诳徐庶】
汉献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客居荆州的徐庶前往新野拜见刘备。刘备正刻意结交荆襄一带的有识之士,对颇有名气的徐庶前来投靠,喜不自胜。刘备非常器重徐庶的才干和人品,当即把他留在营中并委以重任,让他参与整顿军事,训练士卒。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这时刘表已亡,他的儿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率军民二十多万人南撤。在曹军追及到当阳长坂坡时,刘备寡不敌众,大败而逃,辎重全失。徐庶的母亲也不幸被曹军掳获,并被曹操派人伪造其母书信召其去许都,然而不想,那徐老夫人是一位忠奸分明深晓大义的人,至死不肯写信让儿子弃明投暗,反而大骂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曹操大怒,喝令武士杀死徐母。程昱连忙劝阻说:“丞相如果杀了徐母,一则损害了自己的名誉,二则成全了徐母的德行。而徐母一死,徐庶为报仇必然死心塌地帮助刘备。不如先留下她,以便使徐庶心悬两处,不能一心一意地辅助刘备。然后,我再设法赚他回来。”曹操觉得这话有理,遂不杀徐母。
此后,程昱几乎每天都去问候徐母,对待徐母就像自己的生身母亲;并且欺骗徐母说,自己曾经与徐庶结为异姓兄弟。程昱还经常馈赠物品给徐母。他每次派人送物品给徐母时,总是写有书信附上。徐母因此也常亲自写信让来人带回。程昱赚得徐母的笔迹之后,便模仿其字体,以徐母的名义,诈修家书一封,派一名心腹之人,拿着书信,去新野见徐庶。徐庶接到书信后,痛不欲生,含泪向刘备辞行。他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本打算与将军共图王霸大业,耿耿此心,唯天可表。不幸老母被掳,方寸已乱,即使我留在将军身边也无济于事,请将军允许我辞别,北上侍养老母!”刘备虽然舍不得让徐庶离开自己,但他知道徐庶是出了名的孝子,不忍看其母子分离,更怕万一徐母被害,自己会落下离人骨肉的罪名,只好同徐庶挥泪而别。
可能太过于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