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但却大大的冤枉了魏延,炮制了三国时期蜀之最大的冤假错案。dangkanshu.com
魏延是个智勇双全、能文能武的大将,其对蜀国的忠诚事实上是不容怀疑的。善于看人的刘备在世的时候没有看偏,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相当于警备司令吧,排名仅在刘备的五虎将之后。
魏延刚刚投靠刘备的时候,诸葛亮就说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要杀掉魏延,但被刘备阻止。刘备在位的时候,没有办法奈何魏延,刘备死后,诸葛亮对魏延可就没那么客气了。一方面是不喜欢魏延,一方面又没有办法不用魏延,因为很多时候只有魏延有能力承担先锋大任和力战大任。因此,每次出征要么让魏延打先锋,要么安排一些佯败、诱敌之类有失体面的事让魏延去做,同时,对魏延的建议、意见从不采纳。魏延虽然对诸葛亮不满,但为了大业,倒也尊重这位上司,没有闹到翻脸的程度。
诸葛亮临死前内忧外患,其中就很担心魏延取代自已掌握军权,甚至大规模伐魏,取得比自己还要大的成就,置其弟子姜维于无处。于是遗下了一个诱杀魏延的“打草惊蛇”之计。
诸葛亮一方面是将所有军权赋给长史杨仪,让其领军秘密撤退,而只安排魏延断后,同时又安排了姜维断后;另一方面是叫马岱想法激起魏延造反,自立为王,伺机除掉魏延。
诸葛亮死后,魏延问问自己有何重要工作,发现什么重要工作都没有安排,只是为大军撤退断后,心中很是不满。原认为诸葛亮死后,自己完全有能力与司马懿对抗的魏延却要去给一位没任何战功、约等于司令部办公室主任的文职人员、长史杨仪断后,更是感到受了欺负。仅这点,魏延忍口气,可能还能接收,回去以后向阿斗汇报就行了,但这还未完,接着魏延又发现蜀兵撤退同时还令姜维断后,前军已大半退入谷中了。连给扬仪断后的事都可以不要你魏延做,魏延更无所适从了。
这己明摆着,什么事都没有你魏延的,要么领着你的那点部队跟着回来,要么悉听尊便。战功卓著经常冲动忍了几十年的魏延如何能咽下这口气?这时马岱在背后挑拨丛恿,于是不加思索就领着马岱造起反来。魏延的造反,即没有目标,也没有缘由,更不是叛蜀而投魏,可魏延就这么做了,想先夺取军权,过足领军打仗当元帅,扫平两川展才智的瘾,然后再考虑这是在为谁打仗。
打仗总得多要点军队吧!把杨仪小子想带走的人马全部留下来。就这样,魏延与杨仪对阵了。没想到马岱本身是诸葛亮打草惊蛇的最后一棒,待到魏延与杨仪阵前对话的时候,马岱乘魏延不备,从背后突施黑刀,魏延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做了刀下鬼。
这里,诸葛亮用安排假工作,不授与兵权,暗使人挑拨,逼魏延决策的打草惊蛇办法,将魏延的不满上升到反抗,而当反抗一露的时候,用事先隐蔽的黑刀突然将其斩落马下。计是成功了,但太阴损了。因为此计是用在一位忠心耿耿的同僚身上,是用在一位没有任何反叛迹象,只不过时时爱耍点大牌脾气,顶多不太敬重你诸葛亮的蜀之功臣身上,是用在一位对你诸葛亮没做任何防备的大将身上,这是在杀害一位有功之臣啊!
13-3汉中夜号退曹兵 巧用计谋娶郡主
----------------------------------------------------
【汉中夜号退曹兵】
话说张鲁投降后,汉中归了曹操。三年后,即公元218年,刘备领兵10万围汉中。曹操闻讯大惊,起兵40万亲征,蜀魏开始了汉中争夺战。
定军山一役,蜀将黄忠计斩曹操爱将夏侯渊。曹操大怒,亲率大军抵汉水前线与刘备决战,誓为夏侯渊报仇。蜀军见曹兵势大,退驻汉水之西,两军隔水相持。
诸葛亮见汉水上游有一带大山,可伏兵千余,马上命赵云领兵500,带上鼓角,伏于大山之下,或黄昏,或半夜,只要听到本营炮响一次,便擂鼓吹角呐喊一通,但不出战,诸葛亮却隐在高山上观察敌情。第二天,曹兵到阵前挑战,见蜀营既不出兵,也不射箭,叫喊了一阵便回去了。到了深夜,军士们刚刚歇息,赵云的五百军鼓角齐鸣,喊声震天。曹兵惊慌,疑有蜀兵劫寨,连忙披挂出营迎敌。可出营一看,并没有什么蜀兵劫寨,便回营安歇。但刚刚歇息,号炮又响,鼓角又鸣,唤声又起。一夜数次,弄得曹兵彻夜不得安宁。一连三夜,曹操惊魂不定,寝食难安。有人对曹操说,这是诸葛亮的疑兵计,不用理睬。曹操说,吾岂不知是孔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