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方开始有所转变。6月22日,英外交部驻议会次官罗伊尔会见裴坚章,表示英方愿意直截了当地满足中方的条件。待中方作出良好反应后,英国将撤回其在台湾的官方代表;英国不打算再支持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上需要三分之二多数通过的“重要问题”的议案,并保证不支持旨在拖延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的程序。罗向裴面交了任命艾惕思为驻华大使的文件及所附艾的简历。裴问撤回英国在台湾的官方代表是否意味着撤消领事馆?罗答“是!”裴又问是否意味着英不再赞成和支持任何形式的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阴谋,罗表示支持阿尔巴尼亚的提案,赞成驱逐蒋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裴重申了我一贯立场并允报『政府』。英国的答复虽表示接受我方的两个原则条件,但对台湾地位问题并未表态,其中还有文章。
当时国际上对我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极为注意。美国也在谋求同我国改善关系,但同时为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阴谋找借口,正积极鼓吹“台湾问题未定论”。还有一些国家散布我国在台湾问题上有放松原来立场的意向,值得注意。如让英国马虎过去,可能在国际上引起不好影响。因此有必要要求英国予以澄清,以防捣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经研究由我方草拟一个关于中英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换文稿。文中有一条款就是要英国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的立场。
1971年7月10日,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约见英驻华代表谭森,乔说:6月22日英外交部驻议会次官罗伊尔向裴坚章临时代办谈了这个问题,7月3日摩根司长又进一步对裴说明了你们的态度。对英国『政府』新的表态我们表示欢迎。现在我们建议把两国建立完全外交关系的原则用换文的形式肯定下来。我们准备了一个换文稿,在征求你们的同意后就可以正式换文,并建议全文发表。
7月19日,谭森约见乔冠华副部长,谭说,英国『政府』注意到中国的换文稿的条文,以前中方只提出两个突出问题,现在换文稿中又有新的突出问题,并建议公布。虽然如此,英仍同意公布换文,但有几点评论。随即交出英方对中方换文稿的修改稿。
乔感谢英方同意双方的换文方式并公布。文字改动经研究之前不能说什么,看了英方修改稿的初步印象,关键是台湾问题。从历史上看,中英两国建立关系很早,1950年起是谈判代表关系,1954年起是代办关系,直到现在仍停留在代办水平,原因就在于台湾问题。“台湾地位未定论”是英国『政府』首先提出的。英国与其他国家不同,英是《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签字国,这两个文件规定台湾应归还中国,所以台湾问题不是什么法律问题。7月20日,罗伊尔约见裴坚章表示,6月22日的英方建议已满足了中方原来提出的两项条件,现在乔冠华副部长又提出了台湾地位问题这个新因素。英虽然对此感到遗憾,但仍决定在北京继续讨论并希望迅速成功。
8月4日,乔副部长约见谭森,面交我对换文稿的修改稿。8月28日,英驻华临时代办萨立查致乔副部长信附英方修改稿。10月5日,谭森约见乔副部长时说:“我们上次(9月25日)会谈中,你提出中方的文稿,并要求英方对台湾问题作一口头保证。英方仔细考虑了中方的草案和建议。未正式答复前,我可以向你表示我的『政府』将不会提倡‘台湾问题未定论’。”
乔副部长对谭森的回答表示满意,高兴地答复他:“看来我们之间的分歧和距离越来越小了,初步看来换文稿双方没有什么差别。至于口头保证,我想既然我们都已达成了一致,为什么不能用书面的形式将它明确地肯定下来呢?”
谭森点了点头,对乔副部长的看法表示同意,并答应当日交来书面稿。
至此,中英关于互换大使的联合公报稿达成协议,基本内容有3条: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联合王国『政府』一致确认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和平等互利的原则,决定自1972年3月13日起将本国派驻对方首都的外交代表由代办升格为大使。
二、联合王国『政府』承认中国『政府』关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省的立场,决定于1972年3月13日撤消其在台湾的官方代表机构。
三、联合王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联合王国上述立场表示欣赏,关于英国在联合国对我国席位的投票态度问题,因英国在二十六届联大上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