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提高了自己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地位。对于这次会议,德共派埃贝莱因参加。出乎列宁和其他代表们意料的是,埃贝莱因提出,出席这次代表大会的代表人数不多,许多国家还没有成立『共产』党,因此他建议暂缓建立『共产』国际,先研究和制定国际的基本原则和指导路线。
尽管支持德共的代表只占少数,但考虑到德共的地位和影响,列宁为了维护『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团结,没有鲁莽地要求表决,而是采取妥协和让步。他决定暂不建立『共产』国际,并同意将会议名称“『共产』国际成立代表大会”改为“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左派社会民主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3月2日,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正式开幕。列宁主持了会议,会议开始前,在他的提议下,全体代表怀着悲痛的心情起立,为牺牲的德共领导人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致哀。
之后,列宁开始致开幕词,他指出,“帝国主义战争以后的事变进程不可避免地促进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国际世界革命在全世界已经开始并加强起来了”。他预言:“尽管资产阶级还在横行霸道,还在杀害成千上万的工人,但胜利是属于我们的,世界『共产』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有保证的。”
在列宁致开幕词后,根据会议议程安排,代表们开始选举会议『主席』团,选举出以列宁为首的会议『主席』团。
3月3日,会议继续在克里姆林宫进行。在这一天的会议上,来自德国、瑞士、芬兰、匈牙利、法国、英国及荷兰的代表向会议介绍了他们各自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进展情况,以及俄国十月革命对本国工人阶级产生的影响。
在4日的会议上,列宁为代表们作了《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和报告》。他强调指出,各国工人阶级进行阶级斗争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同其他阶级专政相似的地方,在于它同任何专政一样,必须用暴力镇压那个失去政治统治权的阶级的反抗。无产阶级专政同其他阶级专政(中世纪的地主专政,一切文明的资本主义国家中的资产阶级专政)……根本不同的地方,在于地主和资产阶级专政是用暴力镇压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反抗。相反地,无产阶级专政是用暴力镇压极少数地主资本家剥削者的反抗”。列宁的报告不时被热烈的掌声打断。
正在这时,一位陌生的代表走进了会场,他是奥地利『共产』党人卡尔·斯泰因哈特。他的到来,戏剧『性』地改变了这次会议的进程。
斯泰因哈特之所以迟到,是因为他进入俄国后在乌克兰地区被红军士兵抓住,被误认为『奸』细。被押到师部后,他发现审讯的军官军帽上缀着一颗红星,才坦率地说出自己的身份。这支红军立即以贵宾规格派人护送他到莫斯科。这样,他错过了大会最初的两天会议。
斯泰因哈特进入会场后,主持会议的列宁宣布,由于意外情况,奥地利的同志没有在会上发言,“现在请斯泰因哈特同志发言”。
斯泰因哈特在介绍本国工人阶级斗争的情况后,宣布他代表奥地利『共产』党、匈牙利『共产』党、瑞典左派社会民主党及巴尔干革命社会民主联合会向会议提出一项动议,要求在本次会议上成立『共产』国际。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动议立即在会议上引起巨大反应。代表们纷纷表态,强烈要求在本次会议上宣布成立『共产』国际。列宁对此感到极大欣慰,他征求了所有与会代表的意见,除德国代表弃权外,所有代表均支持立即成立『共产』国际。
3月5日,会议继续进行,但『主席』台上的会标已改为“『共产』国际成立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布哈林起草的《『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和托洛茨基起草的《『共产』国际致全世界无产者宣言》。宣言呼吁各国无产阶级在『共产』国际周围团结起来,开展夺取政权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斗争。
当天晚上9时,列宁宣布『共产』国际正式成立,全体代表群情激昂,起立欢呼,并集体高唱《国际歌》。
之后,选举开始,列宁、季诺维也夫、普拉廷、托洛茨基和拉科夫斯基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局委员,列宁任『主席』。
3月6日,大会举行闭幕式。列宁在闭幕词中满怀信心地宣布:“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是有保证的。国际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已经为期不远了。”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世界历史回眸精典文库——启迪世界的100次会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