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世界历史回眸精典文库——启迪世界的100次会议(上) > 分章完结阅读15

分章完结阅读15

国谋求生存空间不意味着向苏联扩张。

苏联并没有立即做出反应,斯大林需要德国采取改善苏德关系的进一步行动,他还需要进一步观察英法苏莫斯科谈判的进展。

希特勒决定采取新的行动。1939年6月,他通过意大利外相齐亚诺转告苏联驻罗马的外交官,德国愿意帮助改善日苏关系,并希望与苏联签订一项互不侵犯条约。几天后,意大利驻苏大使又向苏联『政府』表示,德国愿意为改善德苏关系作出更大的让步。

斯大林清楚希特勒此举用意在于破坏莫斯科谈判,但他仍同意恢复在柏林进行的“贸易谈判”。为了迫使德国作出实质『性』的、更大的让步,苏联有意放慢谈判节奏。

希特勒的“白『色』方案”将进攻波兰的最后期限定为9月1日,离这一日期已不到40天了。希特勒心急如焚,频频致电驻苏大使舒伦堡,要求他立即采取行动,会见莫洛托夫,立即将贸易谈判转入政治谈判。

8月3日晚,舒伦堡前往克里姆林宫,拜会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双方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会谈。莫洛托夫有意对德国的“热情”保持冷淡态度,指出,苏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德国态度改变的迹象,并继续谴责德国过去的反苏行动。他列举了德日订立《反『共产』国际协定》、德国支持日本向苏联寻衅、德国反对苏联参加慕尼黑会议等事实。

8月14日,舒伦堡再次与莫洛托夫会谈。在会谈中,他告诉莫洛托夫,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将以希特勒的名义访问莫斯科,与斯大林谈判。他暗示德国愿意与苏联划定两国在东欧和波罗的海地区的势力范围。

莫洛托夫表示,欢迎里宾特洛甫访苏,但建议在来访之前,双方应先达成原则『性』的协议。

8月16日,舒伦堡正式提出,德国准备与苏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期限可为25年,并准备与苏联一起为波罗的海各国做担保,它还愿意发挥它的影响,说服日本改善日苏关系。

斯大林不急于同德国达成协议,有意继续采取拖延策略,迫使希特勒进一步做出让步。

8月18日,希特勒明确表示,愿意与苏联签订协定,划定各自在东欧和波罗的海的势力范围。翌日,苏联表示,同意邀请里宾特洛甫访问莫斯科,日期为8月26日或27日。

希特勒不能等到8月26日,他放下架子,亲自致电斯大林,请求斯大林同意立即邀请里宾特洛甫访问莫斯科,电文称:

“鉴于我们两国都有建立彼此问新关系的愿望,最好不要丧失任何时间,我因此再次建议你在星期二(8月22日)接见我的外交部长,最迟星期三(8月23日)。德国外交部长有最充分的权力来拟定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和议定书。”

在发出这份电报后,希特勒寝食难安,他无法判断斯大林会作出何种反应,离发动战争的最后时刻只有11天了。直到午夜,他还打电话给戈林,问戈林如何判断斯大林的反应。

希特勒的担忧是多余的。8月19日,斯大林在苏共政治局会议上已表示,他决定中断与英法的谈判,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在看到希特勒的电文后,他在回电中表示,同意里宾特洛甫在8月23日访问,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8月21日晚上10时30分,度日如年的希特勒终于收到斯大林的回电。看完电文后,他欣喜若狂,立即下令戈培尔通知德国电台,以最快的速度向世界播出这条消息。他担心斯大林会反悔,想先造成既成事实。其实这是多虑了。

8月23日中午,里宾特洛甫飞抵莫斯科,在机场上受到苏联副外交人民委员波将金的欢迎。在德国大使馆吃完午饭后,里宾特洛甫立即驱车前往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在门口迎接里宾特洛甫。

会谈随即开始,出乎斯大林的意料,希特勒同意作出的让步甚至超过了他的想象。双方迅速达成协议,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和秘密议定书的条款取得一致意见。

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双方约定,双方不得进攻对方,不加入任何针对对方的国家集团,条约有效期10年。这就彻底摧毁了一切缔结欧洲反法西斯联盟的希望。

在秘密议定书中,双方确定了各自在波罗的海、波兰和罗马尼亚的势力范围。协定规定,一旦波罗的海国家的领土上发生领土或政治变动时,芬兰、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为苏联势力范围,立陶宛为德国势力范围;在波兰,苏德以那累夫河、维斯瓦河和散河作为双方势力范围分界线;德国承认苏联在罗马尼亚的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