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合作的第一步。
以后,更多的美国飞机、坦克、大炮和军舰经大西洋抵达英国,交给英国的战士,与德意军队作战。到1940年底,英国又面临新的问题,购买美国的武器耗尽了它的黄金储备。英国再次陷入山穷水尽的境地。
12月8日,丘吉尔首相给罗斯福写了一封长信,坦陈英国的困难,要求罗斯福考虑以新的方式来援助英国。
罗斯福知道,一旦德国征服英国,它的庞大的战争机器很快就会转而对付美国。他想出了租借援助的方式。为了说服美国人民支持这个办法,12月17日他接见了美国记者,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假如我的邻居家失火,而我家里有一个浇花用的水龙带,要是让邻居拿去接上水龙头,我就可能帮他把火灭掉,我怎么办呢?我不会在救火之前对他说:“老兄,这条管子我花了15元,你得照价付钱。”那么我怎么办呢?我不要15元,我要他在灭火之后还我水龙带,就是这样。
经过罗斯福的努力,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英国、中国等反法西斯国家成为第一批得到租借物资援助的国家。随后,美国又在大西洋上为来往北美和英国之间的船只进行护航,阻止德国潜艇的袭击。事实上,美国与德国已经不宣而战。9月,美国驱逐舰与德国潜艇首次交火。
美英之间合作的全面展开为国际反法西斯大联盟的建立铺平了道路。而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苏联参加对德作战,为国际反法西斯大联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美英苏三大国的合作创造了前提。
对于丘吉尔和英国来说,苏联参战是极大的支持和鼓舞。在孤军奋战一年后,英国现在有了并肩作战的盟友。丘吉尔当即向世界宣布:“我们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进行我们能够给予的一切援助。”
1941年7月12日,英苏两国在莫斯科签署《关于在对德作战采取联合行动之协定》。规定两国尽一切可能在对德作战中相互提供援助和支持,决不与德国单独媾和。英苏同盟形成。
美国也表示支持苏联。在苏德战争爆发的第三天,罗斯福宣布,美国将援助苏联。美国国务院也认为:“任何反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任何反希特勒主义的力量的团结,不论其由来如何,都会加速当今德国统治者必然败亡的进程,从而促成我们的国防安全。”
然而,一些美国人对苏联能否抵抗纳粹大军的疯狂进攻表示怀疑,他们认为俄国战场难以维持3个月。这样,罗斯福难以下决心向苏联提供大规模援助。7月21日,他派遣他的顾问霍普金斯访问苏联,以了解那里的真实情况。
斯大林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多次与霍普金斯进行坦率的长谈。斯大林首次透『露』了苏联军队的真实情况,称苏联现在拥有2.4万辆坦克,约60个坦克师;各类飞机约2万架,并且能以每个月1800架的速度生产新式飞机;苏军现有260个师,其中前线部署了240个师,估计可以动员350个师。之后霍普金斯在给罗斯福的报告中称:“斯大林所透『露』的有关苏军实力的这些数字,大大高于我们的估计,希特勒也未必掌握这些情况,否则,他就会在入侵俄国之前三思而行了。”
在会谈中,霍普金斯向斯大林问道:“苏联目前最需要的军事物资是什么?”他原以为斯大林会说飞机或坦克,但斯大林却说:“我们所需要的第一是高『射』炮,第二是用于制造飞机的铝……只要给我们高『射』炮和铝,我们就能打三四年。”之后他又坚定地说:“德国人今年拿不下莫斯科。”
霍普金斯在报告中评论说:“我相信他的话,如果斯大林担心失败迫在眉睫,他决不可能在要求援助的清单上把铝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我对这条战线深深信赖,这里的士气特别旺盛,对胜利充满了信心。”
在大西洋会议上,罗斯福、丘吉尔听取了霍普金斯的访苏报告。之后,他们认为,现在是向俄国提供大规模援助的时候了。
10月1日,美英苏三国代表在莫斯科签订《对俄国供应第一号议定书》。议定书规定:美英从1941年10月2日至1942年6月30日内每月向苏联提供400架飞机、500辆坦克和其他军用物资,并承担其运输义务。三大国的合作由此正式建立。
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参战。12月22日,丘吉尔一行来到华盛顿,商讨进一步加强英美战略合作,与罗斯福总统第二次会面。他们共同拟定了《联合国家宣言》,并征求了中国新任外交部长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