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世界历史回眸精典文库——启迪世界的100次会议(上) > 分章完结阅读20

分章完结阅读20

的。但英国『政府』的图谋遭到自治殖民地的反对,未能实现。相反,自治殖民地争取更大自主地位的倾向越加强烈。英国『政府』不得不作出让步,加拿大(1867年)、澳大利亚(1901年)、新西兰(1907年)和南非(1910年)先后变成为自治领。

接着,各自治领转而争取一个独立国家所应拥有的外交权和海军指挥权。在外交权方面,英国不同意分享,仅仅对自治领外交的控制略有松动。关于海军指挥权,双方互相作了让步,英国同意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掌握各自的海军力量,自治领则同意,如果它们参加英国进行的战争,它们的海军舰队接受帝国统一指挥,联合作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自治领站在英国一边,在人力和财力方面给予英国巨大的支援,它们的地位大大提高。因而在自治领的压力下,英国同意自治领有权对外交政策的制订发表意见,可派代表参加帝国内阁会议。一战结束后,自治领要求派出自己独立的代表参加巴黎和会,并有权在和约上签字。英国为了加强自己在和会中讨价还价的力量,终于同意自治领开始独立的外交活动。一些自治领获得委任统治权,所有自治领都成为国联会员国。这表明它们逐渐摆脱了英国的控制,取得了与英国平等的国际地位。

英联邦这个词最早是1904年南非著名政治家约翰·梅里曼创造的。《威斯敏斯特法》的颁布正式承认了自治领与英国的实际关系,它既是各自治领长期斗争的结果,也是英国为缓和与自治领的矛盾,又为尽可能在今后维护自己的利益并增强它的国际地位而找到的一种特殊联合形式。

世界历史回眸精典文库——启迪世界的100次会议(上) 40. 开罗会议

——中国要求日本归还领土1943年,对于中国和日本,都是极不平常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日本厄运连连,侵华战争节节失利,大力扶植的汪伪政权,又遭中国人民唾弃,对它统治中国帮不了多大的忙。尤其是9月8日,意大利无条件投降,对日本简直象敲了一记丧钟,从此“统帅部完全笼罩在一片阴暗的气氛里”。

而这一年,却是中国抗日战争渐有成效,国际地位明显提高的契机。

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是美英废除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一是开罗会议的召开和《开罗宣言》的发表。

1942年10月9日,美、英两国『政府』通知中国,表示愿意废除领事裁判权及其他特权。经过3个月的谈判,中美、中英就废除不平等条约和改订新约达成协议。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平等新约分别在华盛顿和重庆签订。

不平等条约的废除对中国抗战、中国国家生活及中国对外关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后的4年问,中国相继与比利时、挪威、瑞典、荷兰、法国、瑞士、丹麦、葡萄牙等国签订了相关的平等条约。

不平等条约的废除,是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结果,它向全世界宣布中华民族的觉醒,改变了中国过去任人欺凌的软弱形象,从而提高了国际地位,终于消除了老殖民主义留给中国的恶果,中国军民无不为之振奋鼓舞。

1943年10月19日,美、英、苏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谈,研讨战后问题。

会前,罗斯福决心要以四大强国外长会议发表宣言,如果苏联反对,即使这次外长会议流产也在所不惜。在美国如此强烈的态度下,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才于10月26日表示同意。在没有中国外交部长参加的外交部长会议上,由中国驻苏大使傅秉常签字,于1943年10月30日发表了所谓的“四强宣言”。

由此,中国进入“四强”之列,并为战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蒋介石如今跻身于“四大强国”领袖之一,11月初接到罗斯福的电报,第一次被邀请出席“四巨头”国际会议,受宠若惊,也踌躇满志,立刻回电罗斯福: “同意。”1943年11月1日,蒋介石又接到罗斯福电报:“我尚未接获斯大林元帅之明确回答,但丘吉尔与我仍有会晤阁下的机会,我希望阁下能决定ll月26日,约在开罗邻近之处,与丘吉尔及我会晤。”

蒋介石对苏联反对中国列入四强之一,一直耿耿于怀,现在斯大林又对参加四巨头会议迟迟不作出回答,更认为是瞧不起他,心中不免怏怏不乐。其实,斯大林之所以回避与蒋介石在一起开会,为的是麻痹日本对苏联的警惕。1941年4月,苏联与日本签订有中立条约,为的是保证西伯利亚一线不受日本侵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