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世界历史回眸精典文库——启迪世界的100次会议(上) > 分章完结阅读22

分章完结阅读22

支为原则的计划会迫使美国要么将其对外贷款扩大到几乎无限制的程度,要么担负起调节国际收支的主要责任。tayuedu.com美国担心,如果接受了英国的计划,其他成员国便会利用从“同盟”取得透支的特权来支付战后重建所需要的进口商品,而当时只有美国才有输出巨额商品的能力和必要。结果美国就将在“同盟”中有巨大的,但不能兑换成黄金或现钞的“存款”。虽然凯恩斯提出顺差国可用这笔“存款”购买其他国家的商品或用作对外投资,但在各国经济均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战后绝大多数国家根本无力出口大量商品,也没有有利的投资环境,因此,这一计划等于要美国根据自己的外贸顺差向别国提供无利可图的信贷。

其次,“凯恩斯计划”提出,在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时,应主要由债权国承担责任调节本国经济,以纠正国际收支不平衡,这也是美国所不能接受的。由于战后其他国家无力扩大对美国的出口,而美国的生产力又大大超过国内需求,美国必将出现巨额贸易顺差。要美国单方面在国内采取措施加以调节,就意味着要它压缩出口,而这是美国保持高水平就业和经济繁荣所不允许的。此外,“凯恩斯计划”力图维护“英镑区”,这也不符合美国战后国际经济自由化的一贯主张。早在1941年大西洋会议期间,罗斯福就努力敦促丘吉尔“消除人为的限制和控制,赞成无条件支持国际经济机会”。美国决不允许战后再长期存在一个支付同盟式的“英镑区”。

当英国参加华盛顿谈判时,凯恩斯面临着三个问题:第一,战后英国是否能达到充分就业,他反对任何影响英饲实现充分就业的国际货币体系;第二,他意识到战争已使英国海外投资大大缩减,战后英国无法依靠海外投资利润来支付其粮食和原料的进口。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要么迅速扩大出口,要么被迫降低国内生活水平。前者英国已力不从心,而降低国内生活水平势必引起政局动『荡』,万不可为。最后,凯恩斯担心战后美国会在国际金融出现动『乱』时再一次只顾自身利益,不肯出面维持局面。因此,他想建立一种不受美国政策变化影响的国际货币体系。他所提出的计划就是要为这种体系奠定基础。然而,当时任何国际货币计划若得不到美国的赞许,根本无法实现。因此,凯恩斯不得不在会谈一开始便放弃了自己的计划,接受“怀特方案”为谈判基础,然后在“怀特方案”的框架内尽力维持英国的利益,迫使美国多承担义务。

在接受美国方案为谈判基础之后,凯恩斯立即对该方案中的一些重要条款提出了异议。凯恩斯提出,“怀特方案”中关于“基金”有权控制会员国货币汇价的规定,不符合战后初期各国经济实情。由于“方案”中规定会员国只能利用自己的份额来解决国际收支暂时『性』不平衡,若会员国的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不平衡而不能改变其货币汇价,其经济必然陷入困境。他要求允许会员国对调整货币汇价有相当大的自由权。对于“方案”中要求债务国完全担负起调节自身国际收支逆差的主张,凯恩斯坚持必须有某种方法来迫使顺差国采取调节措施。他提出,会员国应有权歧视属“稀缺货币国”的出口商品,以迫使这类国家进行自我调节。这一主张显然是针对美国的。由于美国在战后一段时期内将成为主要顺差国,对美元的需求必将大增,而“基金”所储备的美元根本无法满足会员国的大量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如逆差国有权歧视美国商品,就将迫使美国采取行动进行自我调节。此外,凯恩斯还坚决反对怀特提出的“基金”有权主动监督和干涉会员国内部经济生活的权力。按他的本意,“基金”应是一个被动的、能无条件提供贷款的机构。后一点在谈判中被怀特断然否定后,凯恩斯便力争实现“被动『性』”。他指出,若授予“基金”如此特权,各国将对建立“基金”的真实意图产生怀疑,无益于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顺利建立。

凯恩斯的反对意见旨在限制“基金”的权力,扩大会员国的行动自由。这显然与怀特以严格的条款规范会员国行为,尽早恢复多边自由国际金融的初衷相悖。然而,凯恩斯所述各条甚合情理,较怀特的主张更切合世界经济的实际,况且美国也不愿独家支撑局面。因此,在英国接受“怀特方案”的大前提下,美国同意修改“方案”中的一些条款。经过双方协商,同意在“基金”建立后为期五年的过渡时期内,“基金”只起有限作用,成员国有权根据各自国情控制资金交易或实行外汇管制;成员国有权在10%的限度内自由改变其货币汇价。这实际上违反了怀特在战后立即实现自由兑换、建立固定汇率的初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