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二战之邓尼兹 > 分章完结阅读23

分章完结阅读23

年的主要作战行动,其中最重要的是“击败德潜艇”的作战行动。qishenpack.com与此同时,还草拟了一份命令,于2月4日发给英国和美国的轰炸航空兵。该命令基本上是英国战略轰炸方针的发展,它规定轰炸机部队的任务是,“..逐步摧毁和孤立德国的军事、工业和经济体系。..”在后来下发的优先轰炸的目标清单中,摧毁德潜艇造船厂被列在最前面。该命令已于1943年1月14日付诸实施。当天,有101架轰炸机轰炸了洛里昂,次日夜间又有131架飞机进行了轰炸。直到故争快要结束时,这种作战也未对德国潜艇的建造产生任何效果,对德潜艇基地也几乎没有效果。这种作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1943年1月至5月的空袭中,损失了100多架重型轰炸机,而德国潜艇却没有被消灭。

1943年初,德国在破译同盟国海军密码方面又获得了成功,尽管同盟国已于1942年8月更换了密码。由于掌握了船只出航的日期、航线和目的港,德国人便能在护航运输队的预期航线上配置潜艇。英国在破译德国下达给潜艇的命令方面也获得了成功。大量的“超级”机密,高频测向仪提供的方位,以及许多一般情报,使罗杰·温在海军部的潜艇跟踪室里就能把德国潜艇集中的确切位置通知给西部海防区。然后,霍顿命令护航运输队采取规避多变的航线避开狼群,如果不能这样做,就要求提供近距离的空中掩护,进行特别的保护。

德国采用了“梅托克斯”接收机后,岸防航空装备厘米波雷达就变得极为重要了,当时英国生产的雷达全部拨给了轰炸航空兵,因此丘吉尔于11月29日向罗斯福要求租借美国陆军航空兵装备有10厘米波雷达的飞机。协议达成后,装有scr517型10厘米波雷达的第1和第2“解放者”式飞机中队于1943年1月至2月到达英国,帮助第19大队在比斯开湾实施攻击。

3月,第172中队(装有“利”式探照灯的“威灵顿”式飞机)装备了第一批asv3型10厘米彼雷达,参加了比斯开湾的战斗。供轰炸航空兵使用的同样类型的d2s地形测绘雷达,其生产地位一直比asv3型雷达优先,但是空军部坚持要为岸防航空兵生产40部asv3型雷达,以装备第172和179中队带有“利”式探照灯的“威灵顿”式飞机。

尽管德国人从在鹿特丹坠毁的轰炸机上获得了h2s雷达,但是asv型雷达的能力还没有受到损害,因为德国人研制对付asv3型雷达的新型搜索接收机的工作进展得很慢。第19大队由于装备了10厘米波雷达,便加强了在比斯开湾运输线上的作战,力图阻止德潜艇到达其巡逻区。

从3月20日到1月13日,共有66艘德潜艇横渡比斯开湾,其中被岸防航空兵击沉的有2艘(u—376,u—665),其余都是由装有“利”式探照灯和asv3型雷达的第172中队的“威灵顿”式飞机击沉的。飞机频繁地进行夜间攻击,但德国的“梅托克斯”接收机却未能发现,据此,邓尼茨断走,同盟国的飞机又有了某种新装备。4月27日,他再次发布命令,潜艇应在夜间潜航通过比斯开湾,以对付无法预报的夜间攻击。这样一来,潜艇就要在昼间浮出水面充电。在5月的第一周里,共发现潜艇71次,飞机进行43次攻击,击沉3艘潜艇(u—447、u—465、u—663),重创3艘,所有这些潜艇都不是夜间发现的,由于夜间未能发现潜艇,同时,昼间发现的次数在增加,因而第19大队的飞机放弃了夜间巡逻,而在昼间涌入比斯开湾。

3月,海军部和空军部是否需要向岸防航空兵提供合适的反潜艇飞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海军部的作战研究科学家们估计,需要有260架超远程飞机或至少是远程飞机,才能成功地在比斯开湾作战和充分利用那里正在发展着的有利形势。这大大超出了岸防航空兵拥有的飞机数目,因此海军部建议,轰炸航空兵应提供190架“兰开斯特”式轰炸机。岸防航空兵司令斯莱塞空军少将不同意这一意见,他建议从美国陆军航空兵反潜部队租借72架“解放者”式轰炸机(6个中队)。反潜委员会勉强同意了这个建议,并向海军上将提出申请。美国海军上将金当时并不负责美国陆军航空兵的反潜飞机,但至少有优先调用这些飞机的权利。他不同意提供这些飞机,声称美国在北部和南部大西洋上实施战略控制的其他区域同样也是重点。

这一请求的后果是,“解放者”式轰炸机的分配问题以及它作为超远程飞机的使用和价值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以前在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