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二战之邓尼兹 > 分章完结阅读36

分章完结阅读36

一直到倾覆沉没,这位年轻少尉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海图,仍然像平时一样镇定自若地记录着战舰的方位、时间、地点等,毫不慌忙,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在舰首弥留海面的刹那间,人们远远地还能依稀看到阿部和安田站在舰首处的身影。后来,在侥幸得以活命的900余名官兵的名单中,再也没有找到阿部和安田。

“信浓”号在被鱼雷击中之后又继续航行了7小时42分钟。完全沉没的时间是11月29日上午10时55分。本来,该舰进入伊势湾是轻而易举的,但是,由于盲目相信“信浓”号是“不沉战舰”,固执地坚持向大孤前进,终于导致了巨舰倾覆以及大约500名官兵葬身熊野海底的悲剧。

“信浓”号被击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在29日凌晨0点30分,对美潜艇的突然出现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3时12分发现鱼雷航迹时,为时已晚;中雷后排水工作不得力;母舰本身设备简陋。但是,最根本的一点在于,如果能派出飞机直接在空中担任警戒,巨舰改为早晨出发,白天航行,恐怕就不会被击沉。

也许日军采取夜间航行是由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但总不应该忘记一个月以前进击莱特湾时的教训吧!1944年10月22时夜晚,2艘美潜艇发现了北进的日海军栗田舰队,当夜全速追击。23日凌晨,美潜艇发动了猛烈袭击,结果,日本海军2艘重型巡洋舰被击沉,1艘遭重创。这一重大损失应牢牢记取。其实既已决定采取夜航,那么也完全应当对“信浓”号采取严格的警戒措施。实际上,整个行动没有认真采取一点像样的措施,从而完全葬送了日本海军最后的一点点造舰尊严。

同年12月,日本当局建立了调查委员会。但由于巨舰的建造和沉没都列为绝对机密,所以,该事件对社会上严加封锁,提交的报告书也在战争结束时被烧毁了。现在,若就沉没的原因再度问起活着的委员们,他们认为“信浓”号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该舰舰长及其部下迷信“不沉战舰”

之说,巨舰中雷后继续以20海里的速度航行;二是舰员采取向右舷排水以保

持舰体平衡的急救措施迟缓。1944年10月24日下午7时35分,当日军战舰“武藏”号连中数十枚鱼雷之后在菲律宾锡布延海下沉时,舰体仍然是平衡的,前后炮塔在水面上几乎成一条线。这是和舰员们熟练的技术分不开的。

而“信浓”号则不然,据说1400名舰员中,有850名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航海,因此,平衡注水的意识和方法都极为缺乏。中雷后的“信浓”号在倾斜中连续航行了7.5小时,最后才倾斜达到了50度,这确是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巨舰“信浓”号没有发射一炮,没有载运一架飞机(原定在松山搭载飞机),在竣工20天以后,正式服役出航后仅仅才过了17小时就悲惨地沉入了海底。在大型舰只的寿命史中,它恐怕是最短的世界纪录的创造者了,6年的苦心毁于一旦。这不单单是一个悲剧事件,甚至可以说,这是上帝对日本海军破坏条约、秘密建造大型战舰的诅咒和报应!

也就在一个月前在莱特湾4天的海战中,栗田竟然没有得到日本航空兵部队的任何援助,为此,他深感愤懑,这主要在于:如果舰队一旦能得到飞机的协助,起码能够歼灭美机动部队一至两个战舰群(从而给企图进攻日本本土的美军以沉重的打击),也有可能横扫菜特湾的登陆美军(栗田并不是一位吹牛皮的海军将领,所以,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栗田另外希望得到的:一个是直接护卫舰队的机群;一个是侦察机队。关于这两个要求,正如前面已经讲过的那样,都未能如愿。当驻菲律宾的日本航空基地指挥官们首先得知大舰队在没有战斗机直接护卫的情况下开进美军占领区域的鲁莽行动之后,无不痛心疾首。原来,10月23日,大西泷治郎中将曾向舰队司令部拍发了如下的请求电:“必须给栗田舰队配备战斗机进行直接的空中掩护。

但是,马上配备战斗机显然已经来不及了。因此,请求将向荣特湾突进的作战计划推迟两、三天。”可是,当时栗田舰队已经踏上了出击的征程,正在进军航行之中,如果中途停止前进,在海面上游荡两三天,一则没有那么多燃料,二则又因为小泽、西村舰队也早已出动,因此,栗田不得已只好在没有一架飞机掩护的情况下向锡布延海进发。

栗田舰队的作战海面本来是日本基地航空兵活动的最佳区域,基地航空兵协助舰队作战也是莱特湾作战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是,即使把全部机种都集合起来也只不过才1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