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为了台阶。
直到高台之下,抬头之间才发觉,这是一座恍若仙府的高台,整个高台沐浴在一片花海之中,四周的墙壁被整片的艳红的芍药花和碧绿的常春藤占据,只有雪白的汉白玉栏杆露出几分真容。
真象传说中的仙境,古朴浪漫之中透出低调的奢华。唐羽的眸光不由得暗了一暗。
“唐侧妃来了?”
高台之上响起郁心兰热情的招呼声,唐羽只得打起精神微笑,提裙上了台阶。
郁心兰热情地迎上来,托着唐羽的手臂往内走,“今个儿我们就在这里赏花,哪里也不用去。”
唐羽这才望下去,原来站在这高台之上,可以将大半个后花园尽收眼底,满池摇曳的睡莲就镶嵌在东面落地长窗边,而西面可以竹海听涛,南面可以赏曲径幽花,宾客们只须坐在几案边,品着美味佳肴,吹着清爽的凉风,就能将满园景致看个通透。
果然是独具匠心。
没等唐羽嫉妒完,郁心兰又笑道:“你大姐和三妹都在里面。”说着让人引了唐羽进去,她又回到台阶边,迎接新的客人。下了朝,赫云连城陪同大庆国太子殿下,和贤王、庄郡王等人一同回府,郁心兰亲自去二门迎了已被封为太子妃的明华公主和良娣郁琳。明华公主已不象从前那般张扬怨意,笑容里有着淡淡的傲气和疏远。宾主依次坐下后,明华公主便拉着郁琳的手笑道:“郡王妃的妹妹,也是本宫的好姐妹呢。”
这话听得郁心兰心中一寒,她听说,另外一位陪嫁女官比明华公主早一个月怀孕,结果却难产死了,孩子也没能保住;如今明华公主拉着至今未有生育的郁琳的手,说出这样的话来,真让人不由得同情起郁琳来了。郁琳谦逊地笑道:“能服侍公主是妾身的福气。”
明华公主轻责地瞥了郁琳一眼,“说过我们以后以姐妹相称,你为何总是记不得?”
这责备也不过是装装样子,郁琳只管垂着头笑,并不辩驳。郁心兰不让冷了场,便陪笑道,“开宴的时辰尚早,不如请太子妃观看歌舞吧。”其实心底里,明华公主更喜欢太子妃这个称呼,见郁心兰知机,便颔首赞同,郁心兰拍了拍掌,传来早备下的歌伎舞女,与众人一同欣赏歌舞。
赫云连城在前院应酬了一阵后,作为男主人,他得要在女宾客面前露个脸,说几句“承蒙光临,不胜荣幸”之类的客套话。俊美如天神般的赫云连城走入高台,便引得女宾客们一阵阵抽凉气,郁琳没想到事隔五年,自己还能见到他。她还记得那日在郁府惊艳一瞥之时的赫云连城,平时的他寒星般的眼睛微微一眯,整个人不苟言笑,凛然而威,一举一动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贵气,可采摘梨花的时候,眉目都是舒展的,仿佛能为郁心兰采支梨花,是最幸福的事……今日又见到赫云连城,不知道怎么的,郁琳的心脏猛然乱跳起来,胸口又胀又酸,说不出的难受,眼睛一热,视线顿时模糊了,她从来没觉得这样委屈过。
赫云连城与众女客说话的时候,表情如常,可那双眸子却是厌恶的,但看向郁心兰的时候,却眉梢眼底都是笑意,一望而知两人的感情有多么深厚。郁琳悄悄地打量郁心兰,悄悄地捏紧红菱鲛帕,凭什么!凭什么她和三姐都不幸福,这个没名份的野种却可以这样幸福!
此间都是女子,各式各样的熏香味、香露味,再好闻的味道混在一起,也让人难以忍受。赫云连城随意说了几句,与郁心兰交换了一个眼神,便快步离开了高台。
明华公主看着赫云连城的背影,向郁心兰赞道:“靖哥哥的大名,便是大庆国的臣子们,也是听说过的呢。”
现在赫云连城的官声的确不错,原来他不止是可以当安邦的武将,也可以做治国的文官。其实建安帝善于用人,朝中能力出众的官员有着不少,只不过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样思维敏捷、策无遗漏,而且行事往往别具一格,独出机抒,从不墨守成规,也不假装高深莫测,通常会用简简单单的话来切中要害,令人茅塞顿开。
有这样的丈夫,郁心兰自是万分自豪,也不假作谦虚,只是笑道:“太子妃远在大庆国也听说过吗。”派/派/小/说/论/坛/ilikemoon/手/打/制/作
大人们在一起虚伪地聊天,小孩子们则凑在一起玩游戏。主人家的赫云曜就充当老大,指挥大家伙儿分成两派,玩官兵捉贼的游戏。这其中年龄最大的是庄郡王的庶子,已经八岁了,不大愿意跟那群小萝卜头玩,只不过舍不得漂亮得象花仙子似的赫云悦,又紧巴巴地跟着,女孩子们本是不喜欢玩官兵捉弄贼这种游戏的,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