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改写完《迷雾》之后,我自己也没觉得什么,写过就写过了。到了今年春节时,因为疫情关系,只能呆在家里,那么看看以前没时间看的剧集吧。这时候就把人家介绍的《天道》拿出来看了。这部剧集一直有人说好的。它开播时并不怎么热,可是越到后来,就越有人说好。有人还拿它来参详感悟人生。既然有人说好,那么我就看看。但是一开始看的时候不适应。我就是这样的,尽管别人说好,可也要我自己培养出感觉来的。要不然真的是提不起精神来看。但看到丁元英用高中低三种配置的音响,自己组合了一套音响,他只要一打开,是人都听得出与众不同来。连那时候来看他的女警芮小丹都听得入迷了,居然驾着警车去逛音响店,结果被全队批评。可是批评会上她还惦记着怎么去买音响。丁元英那套音响市面上根本买不到。我看到这个情节时,产生了共鸣。我自己改写《迷雾》的时候,用料也不少,然后我不知道效果如何。不过呢,自己看下来,感觉还是不错的。这样一来,丁元英这个人物引起了我的关注兴趣,我就要好好看看他的言行。我发现,这样的人物应该是和作者有连接的,但是作者本身并没有达到那种高度,丁元英说话不像是人,而是在另一个次元降落凡间的。有一些情节是作者根据资料在写的,而非真的有了感悟,或者到了那个境界。后来我一查网上的资料,还真是如此。不过这本书到现在还没看完。在我的手机里,还真没有这本书,这本书叫《遥远的救世主》,我只能在网上看,这样不方便,而且书架里很多书我都需要去看,也就顾不上这一本了。这一本是值得精读的书。有些书,刷过一遍也就行了,可有些书就需要静下来,好好地去沉淀去思考。现在看书也是一个问题。有些书名气很响,但不一定跟我投缘,有时候我会觉得看了一遍也就够了。可有些书,值得一看再看。另外,现在我更喜欢看展示思想的一些书,对于小说书的兴趣并不大。不过,小说的意义在于,会恰如其分地表达社会各个阶层人物,有时候看一些小人物,看一些配角,反而更有意味。但这要建立在熟悉的基础上。当我对《天道》产生了兴趣,开始热刷时,那就一口气看完了,这时候是很爽的。看完后发现,这类题材的剧集,多半就是悲剧。同时期我看了雾满拦江先生的《黑金道》,也是商业题材的作品,说的是一个小混混,如何靠着智慧混到上游。这类题材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爱情都是非常简单的,没有言情剧那么折腾人,相爱相杀,死去活来的。商业人士会认为这种爱情模式不是真爱,真爱就是简单。他们注重的是效率。所以如果是有拒绝,那么拒绝的理由是什么?会展示得很清楚。丁元英是情感上还没达到共鸣,还没有完全接受芮小丹,但是他的表现值得喝彩,没有伤害芮小丹,也如实表达。这类人是这样的,对于感情非常尊重,对他人不会去任意欺辱。所以让别人喜欢也是难免的,这是人家靠着实力来获得宠爱的。也就是说,代入性很强,假如你做到了人家的地步,你也一样有很多人会喜欢。言情剧有时候就是靠颜值,这在商业领域是没有强大的说服力,只能说爱上这个人的人有毛病而已。一旦接受了对方,那么一定要在商业领域大展拳脚了。这是必然的,没有经济基础,谈什么婚,论什么嫁,靠什么来养家呢?难道只靠颜值?或者是家世?而这类人一般都没有很好的家世,都是靠自己的,因此不会忽略经济实力的增长和自我奋斗。这才是他们的立命之本,所以也不会爱上不上进的人。因此他们的伴侣,都是和他们能量势均力敌的。一开始看丁元英和芮小丹谈话,会觉得玄乎,两人都是出国留学的,芮小丹还是法兰克福大学毕业的呢,所以说起话来一般人听不懂。但那就是他们感情的基础。而《黑金道》里的小混混张红安,也是和爱侣小银子在谈将来,谈立足之本,有了爱情,他就更有底气去奋斗。雾满拦江写的人物中,最出众的就
是看着是一身狼狈,其实有大智慧的人物。这种智慧性的人物非常接地气,很明显就是靠着自己,一步一步熬上来的。所以说这类人的感情,会让人觉得跟言情剧的模式不同,有点看不明白。我想,那是和言情剧不同的情感依赖路径,言情剧刷的是颜值,是身家,是爱我多少。而这类商业题材,他们的情感路径就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包括认知和对社会的了解,所以看这类题材的小说,会感觉到刷新了三观,同时也可以学到不少东西。他们的爱情简单而隽永,会在日常生活细节里体现出浪漫温馨的爱恋来,按理说,这种爱情应该是会很长远的。但往往故事的结尾就是来个大反转,就是生离死别,而且两部作品,死的都是女主,还死得很惨。芮小丹是被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