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亲自劳动耕作,亲身体会一下,她在方府的日子也算是人间天堂了,偏还不满足,那就去庙里好生体会一下什么叫苦日子吧。
知礼八风不动,淡淡地道:“祖母处置得甚好。张氏虽可恶,总归是三弟生母。送去观里修身养性倒也是好的。再来,张氏也不是唯一祸首。”
接触到长子的目光,方敬澜一阵气慨愤懑,可偏又反驳不得。张氏闯出这样的祸,也确实是自己忧柔寡断,回回心软所致。
老太君赞赏地望了知礼一眼,点头,“很好,那就这么办了。剩下的,就由知礼媳妇去打理吧。”
何氏道:“老太君放心,我省的。”
白缘观虽然过得清苦,但总比会被脱层皮的铜杵庵好上太多了。知廉心下松了口气,向知礼投去感激的一瞥。又向老太君郑重磕了个响头。
老太君淡道:“也不必谢我,张氏虽然可恶,却也给了咱们一个血的教训。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庶不分,则宗族乱;兄弟不和,则祸起萧墙。张氏一个人,就在内宅里扑腾出这么大的乱子,先前的如善,如今的毒米案,再连累整个家族。现在,谁还敢认为区区妾室掀不起风浪来着?”
众人不语,深深震动,低头沉思,反倒是方敬澜面上臊得慌,当初,张氏在内宅里扑腾他不是不知道,但总以为一个妾室再扑腾也弄不出风浪来,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哪想会有如今局面。
……
最后,老太君让知廉起身,并让他回屋去了。再来又趁机教育大家,苦口婆心,语重心肠,“虽然此次方府近乎折戟,所幸天佑我方家,虽老爷丢官贬职,财产也折了近半,然几个哥儿的仕途却未受影响,不幸中的大幸。再来,孩子们团结一致,兄慈弟睦,知礼顾全大局,勇挑大梁,抛却个人恩怨,一起承担弥补责任,并四处走动,撒钱如沙,才使老爷不至于丢官获罪。知廉两口子也是个明事理的,虽然张氏着实可恨,但廉哥儿也不容易,咱们也不要再苛责他了。再来,朱姨娘和晴丫头,为了凑足银子,把自己的私房体已全给拿了出来,若不是我阻拦着,说不定连头上最后一根叉子都要取下来给知礼媳妇了。”
老太君望向方敬澜,语气不无嘲讽,“贤慧识大体的妻子,能让宗族兴旺。而安份的妾室,则让家室安宁。如今,老爷应该能明白安份为何物吧?”
方敬澜苦笑着,朝老太君拱手,语气涩涩的,“母亲说得是,都怪儿子鬼迷心窍,只因往日的情份一味的给她颜面体已,却不料终酿成大祸,害人害已。更令家族蒙羞,连累母亲一并跟着受罪。都是儿子的不是。还请母亲看在懂事的孩子们的份上,即往不咎。”
直到如今,方敬澜已过了丢官后的愤怒与心痛了,诚心诚意地忏悔自己的失职。
老太君见他总算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才把转移话题,“好了,事情已经发生,再指责已是无益,如今,已到如此地步,这日子还是得过。老爷即将走马上任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不容更改。现在,咱们再来说说两个丫头的婚事吧。”
*
☆、71 婚事,昏事?混事!!
如美正与杨家论及婚嫁,杨家老夫人也来互换了庚贴,只差最后两道程序,送聘礼,选日子办喜事了。
偏紧要关头,方家出了这样的事,杨家又是钟鼎鸣食之家,方家如今家道中落,父亲又获罪丢官贬职,家产也折腾了近半出去,杨家随时可以反悔这门婚事,这也是李氏最近急得上火的原因。
连二连三的打击已让方敬澜麻木了,偏李氏的哭泣更令他心烦意乱,他强忍颓废之气,对李氏道:“所谓婚缘天注定,三丫头的婚事,咱们尽力而为吧。杨家虽是钟鼎鸣食之家,但一向信守承诺,家风甚严。你也别只顾着哭,还是亲自去杨家一趟,先别问婚事,就说咱家如今出了这样的事,自觉配不上杨家,请他们另择贤妻佳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