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两家关系弄拧了,偏又抹不下脸,仍是维持表面的热络,两个年纪加起来快百岁的女人当着宾客的面在那一团和气地掐架,可把我给憋坏了。”实在是想笑,又不敢笑,确实憋得很难受。
如情想像着那个场面,也确实够火爆的。
老太君又叹息道:“那云氏早先年不是这样的人呀,怎么如今越来越让人恶心了。”
如情嘿嘿直笑,却不言语,但在心里却腹诽着,“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更年期吧。”
……
其实,以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一句至理名言“大哥不说二哥”来讲,老太君祖孙二人还在幸灾乐祸地议论永宁伯夫人云氏,而云氏,在回到伯府后,也同样在议论人家。
云氏在逗弄了小孙子后,便故作闲话家常地提及了方府的老太君祖孙二人。
“……那方府的老太君,先前仗着继子得势,拽得活像太后似的。如今可好,今日在永庆伯府,哪还有先前的气焰?”
江允然立在一旁,并不言语。
云氏观察了儿子的神色,又道:“你最近不常外出,肯定还不知道,向家不但与如情退了婚事,还另娶了向夫人的侄女为妻。虽说外头都在传言是向家的人欺人太甚。可是苍蝇不叮无逢的蛋,若是如情真有千般好,向家也断不会这般打方家的脸。你心心念念的姑娘,也不过如此。如今倒好,自从与向家退了婚事,至今无人问津。”对于如情的糟遇,云氏是有理由高兴且幸灾乐祸的。堂堂世袭伯府,那可是超越朝堂一品大员的勋爵之家,基于负责的理由,给个贵妾名份也算是看得起她了,偏一个小小的庶女居然眼生头顶。现在可好,区区一个五品官的向家也都瞧不上。什么叫报应,这就是了。
江允然低垂着头,声音淡淡,“母亲与我说这些做甚?何苦把这些闺私锁事说与儿子听?传扬出去,没的让人笑话。”
云氏滞了好一会,仔细打量儿子的神情,但江允然始终低垂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笃不定心思,在肚子里转了遍想法后,这才斟酌着语言,道:“反正出了这档子事,如情想嫁个好的,也是难了。也只能低嫁到低等的人户,或是找个年纪大的有嫡子女一堆的鳏夫,要不也只能做权贵里的偏房。与其这样,还不如,咱们去求了来,替你做妾,可好?”
云氏说完,便一直盯着儿子的反应,而江允然身形摇晃了数下,又回归到平静症状,身形动也不动,声音却低如闷雷,“就知道母亲会这般行事。不过,母亲的好意,儿子心领了。既与如情做不成夫妻,又何必伤口上撒盐呢?方府虽失了势,但几个公子哥儿却是大有作为的。让妹子屈就他人之下做妾,也是万万不可的。更何况,”江允然总算抬起了头,一张清俊隽秀的脸宠带着浓浓的讥诮,“母亲也太小瞧了书香门弟家的骨气了。就算嫁给凡夫走卒,也断不会瞧上你这没用的儿子。”
云氏气堵得厉害,忍不住怫然道:“你是如此的优秀,又即将承袭你父亲的爵位,何苦这般贬低自己?”
江允然自嘲一笑,“我除了有个世袭爵位的身份,还能有什么?文不如子言,武不如子成,就连所生孩子也是病秧秧的,相信再过三五年,比之方府,那便是三十年何东,三十年何西了。”(注,子言子成分别是知礼及知义的字。早先在齐州时,江允然曾与方家兄弟一同读过书的。与方家兄弟关系还是满不错。可惜后来因如情的事,双方才淡了关系。)
云氏被他哀凉颓丧的语气弄得心头火烧似的难受,忍不住厉声道:“住口。成天这副死气沉沉的鬼样子,做给谁看呀?男儿生于世,当顶天立地,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你这般为沉迷于儿女私情,又岂是大丈夫所为?从现在起,立即给我振作起来。好好想想你的身份,江家未来可得靠你支撑门户,我不许你般颓落。”云氏的话吓着小婴儿,立马惊天动地地哭了起来,云氏又赶忙抱着左右来回走着轻声哄着,但小婴儿仍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不由更是来气,又朝门外的奶娘喝道:“都在外头挺尸了不成?没听到小少爷在哭么?还不滚进来侍候小少爷。”
外头的奶妈子及丫头们这才火速奔了进来,接过哭泣不休的小婴儿,见云氏虎着脸,不敢多呆,又抱着孩子出去了。
待屋子里清静后,云氏又对儿子道:“既然你不愿纳如情为妾,我也不勉强。可你膝下就只有这么个孩子,这孩子又身体赢弱,恐将来无法撑起江家的门面。而你媳妇已无法再生养,干脆再纳个妾好了。”
见儿子没表示,也没反对,心下一松,又道:“你